210、碧眼兒登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起來倒是情有可原,黃忠卻是立刻色變,直接長刀出鞘,橫執手中,一邊急命後軍列陣,一邊喝道:“吹響號角!教前邊兄弟們速速後退,窮寇莫追!”
“將軍,這是為何?”
黃忠一臉肅容地道:“來潛縣前,本將已經仔細觀看過地圖,潛縣附近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帶,適合設伏的地方唯有一處!正是這霍山!”
“將軍,這霍山名氣雖大,其實不算很高,末將看它山巒起伏,也不算寬大,將軍為何認為它適合設伏?”
一個都伯疑惑問道:“即便孫賊要在此地設伏,怕也埋伏不了多少人馬,而咱們追趕董襲的加上趙續部足有六千餘人,就算真的碰上些許埋伏,也不太打緊吧?”
“不然。”
黃忠搖頭道:“霍山雖然不算寬大,但它再往東面不遠便接臨了天柱山脈,極為適合藏軍,更重要的是...”
他環視眾人,一字一頓地道:“潛縣東面的天柱山脈,再延伸百餘里便是桐鄉,孫策軍馬之前便已拿下居巢,怎會放過不遠處的桐鄉小城?眼下必然已陷入賊首,如果...”
說至此處,黃忠懊悔不已。若早知道董襲會把他們帶往潛縣東面,那他說什麼也是不會同意吳都伯等人的追擊要求的,當即連催親兵立刻吹響號角。
淒厲的號角齊鳴撕破夜幕,追趕董襲部的徐州諸軍卻好像對此置若罔聞似的,依然一窩蜂地朝前攆趕。
黃忠知道事不可為,果斷地改變了命令:“收攏後軍。傳命下去,凡我徐州軍本部,一概不得再往前半步。”又連叫了幾個將官的名字:“率爾等本部,弓上弦,刀出鞘,但聞本將鼓聲,即一往無前,救前邊徐州諸軍,有敢巡睃不進者,斬!”
“喏!”
......
若說之前只是隱隱覺得不妥,那麼到此時黃忠已足可斷定,無論是潛縣的速陷還是董襲的不戰而逃都是為了誘他們這一路兵馬深入。
那麼前方等待著徐州軍的究竟是什麼,可謂不言而喻!
事到如此,匆忙之間,黃忠想到的應對方法其實也只有一個。
那便是先自信割裂他的本部與前面天軍的聯絡,臨時緊急地人為製造出一道無人地帶,隨後再趁著敵人攻擊前部的時候,選揀精銳攻擊埋伏軍隊的薄弱處,再去營救友軍脫離險境。
這等法子說起來其實也只有天軍可以用。
因為一般情況下,前軍入伏陷入圍攻,勢必慌亂不堪,未必能抗住敵人的攻勢多久,而眼見這等情況下,後方的軍隊在陣勢潰亂的情況下也難以改變大局,更明知的選擇便是壯士斷臂,去尾求生來儲存實力。
但是黃忠清楚天軍是不一樣的,便是突然遇襲,或許也會慌亂,但絕不會輕易潰敗,且之前手下人有一句話說的不錯,孫賊便是埋伏,所用的兵馬也未必很多,只要不是數倍的兵力,便絕對難以在短時間內消滅他們的先鋒。
所以同樣是採用“壯士斷腕”之策,但黃忠卻準備在後續選擇避實就虛,圍魏救趙!
這既是考慮到了天軍的能戰善戰,同樣也是眼下唯一的辦法。
竭盡全力地約束本軍後陣的同時,黃忠站在馬上極目遠望,遠處山巒起伏,安靜無聲,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來:趙續部哪裡去了?
追擊的大半時間內,目力過人的黃忠還能看見趙續的將旗,但不知從何時起,似乎便看不到了...
那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思忖了好一會兒,黃忠隱約想起來了,好像就是在霍山崛起於地平線時,他眼前就消失了趙續部的蹤影了...
黃忠記得之前的監陣官曾說過,趙續本就是廬江人,更自認熟悉道路,甚至擅自出擊的理由便是要抄近道,往前邊阻截董襲...
那麼現在霍山已在眼前,趙續不管抄的甚麼近道,總也該到出現的時候了吧?
除非...
這個念頭剛剛生起便被黃忠自行否決,趙續帶領的本部人馬雖然是揚州軍,但既能在當日隨他一同殺出臨湖孫策軍的包圍,也算是有一定戰鬥力了,孫賊再是勇悍,也絕不可能再極短時間內全殲他們,更發不出多少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