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一言而決(第1/3頁)
章節報錯
博安城外,芍河北岸,徐州軍大營。
“那黃蓋燒了通河的數個渡口,集兵於六安,這是欲和我軍僵持麼?”
吳勝用筆桿劃拉著几案上的地圖,一邊說著一邊摸了摸頭:“程普在潛縣那擋了咱們的去路,本想著繞道避開,先去和將軍回合,怎知這邊卻又冒出個黃蓋,真是“
說到這裡,頓了頓,他轉首左側,森然道:“先生,這條攔路狗看來是不宰不行了啊?”
“暫勿輕舉妄動。”
郭嘉卻是搖了搖頭,先抬頭看兩眼帳外,層次櫛比的軍營上方,天陰雲沉,將旗招展,沉吟了會,又望向下方一個右臂包著傷口的武將問道:“黃縣尉,你派去舒縣的信使怎麼說的?”
那武將正是原本的六安縣尉黃樓,他當日從城中突圍時曾碰見了孫策麾下的大將黃蓋,交手不過數個回合,右臂便中了對方一刀,深可見骨,最終雖是逃出生天,但是傷勢至今未愈。
聽到郭嘉聞訊,黃樓不敢怠慢,忙躬身苦笑道:“稟郭祭酒,俺這幾日已連派了三波人馬,卻始終不能靠近城內,更別說進入了。”
郭嘉點了點頭,又問吳勝道:“李仁將軍的傷勢怎麼樣了。”
兩軍之前是在安風縣相遇的,當時黃樓部正被一路孫策軍窮追猛打,正好碰到了李仁這邊帶領的先頭部隊,最終雖然擊退了敵軍,李仁卻是中了一箭。
對於異地作戰的徐州軍而言,李仁這個袁術麾下的大將是不可或缺的溝通紐帶,這個道理不僅郭嘉,連吳勝都極為明白。
“先生放心,傷勢不算太重,已逐漸好轉中。”
吳勝溫言回道,態度全不同面對禰衡、張昭等其他文儒之時,顯得極是客氣:“不過醫官說短期內卻是動不得筋骨了,那倒無妨,反正咱原也不需要他上陣”
“咳咳.”
郭嘉乾咳幾聲,趕緊打斷吳勝的續言,瞥了眼面露訕訕的黃樓笑道:“黃縣尉,今日孫賊有何異動?”
“昨天與咱交戰了一回,今日倒挺老實,到現在沒見有甚麼動靜。”黃樓回道:“郭祭酒,接下來咱們該如何是好。”
和徐州軍匯合這幾日來,他已看出來了,吳勝雖是主將,可真正做主話事的卻是郭嘉。
郭嘉還沒開口,卻見吳勝已猛地抽出鴻翼刀,砍在支撐帳幕的壁柱上,便是一聲斷喝:“如何是好,還用多說?”
旋即闊步走到帳中,昂首忿色,顧盼眾將,一字一頓地道:“俺自隨將軍起事以來,戰無不勝,無往不利!泰山郡難打不難打?冀州軍難啃不難啃?還不是在咱們的兵鋒之下盡皆俯首?江東軍還有三頭六臂不成?”
說到這裡,吳勝頓了頓,冷冷地瞥了眼黃樓,暗自吐槽:要麼你們這些人太過廢物,把龍舒、六安,合肥這些重鎮都丟棄了,俺和兄弟們何必這般步履維艱?
越想越是氣憤,吳勝忍不住咆哮道:“先生,咱們說什麼也得把六安先奪回來!否則如何和將軍匯合?”
幾場大戰的磨練下來,吳勝原本已變得沉穩了些,甚至嗜殺的性子在王政的多番督促下較之以前亦有所收斂,可自入揚州境內以來被孫策軍擋了多日,早已憋悶無比,怒火衝頭,如今卻是什麼都不想了,腦中唯一的念頭便是儘快和王政匯合。
“稍安勿躁。”郭嘉對他的脾性非常瞭解,倒也並不意外,說起來也正是因此,王政才特意安排他隨軍出征,若換成徐方或者于禁何必多此一舉:“吳將軍且先坐下。”
又轉顧眾將,正色道:“咱們原本的戰略目的是助揚州牧平定叛亂,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廬江北面諸縣如今皆已陷落,當此時也,友境成了敵國,咱們這路萬餘人馬已成孤軍,豈能擅自深入?”
“故此,當且的主要職責,不再擊敗孫賊,可是首先確保住安風城池不失,留住退路,其次,則是確保芍河北岸的這條防線,以免程普黃蓋兩軍會師,形成左右夾擊之勢,同時儘快取得與主公、舒城的聯絡。”
說到這裡,郭嘉頓了頓,望向黃樓道:“縣尉以為呢?”
黃樓頷首:“郭祭酒所言甚是,咱門接下來的主要任務,的確不在攻而在守。”
輕輕揉了下自己受傷的右臂,黃樓臉皮抽搐了下,接著說道:另外,郭祭酒說咱門該儘快與身在舒城的王州牧取得聯絡,這一點末將亦以為然,此乃重中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