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驚聞(第1/3頁)
章節報錯
次日天還未亮,王政剛剛起床,便聽的帳外腳步倉促,有人正與親衛低聲在說什麼,不久之後,親兵躡手躡腳地走將進來,瞅見王政已然醒來,慌忙躬身伏首道:“將軍,陶縣尉正在帳外等候。”
王政一怔,心知對方這麼早便來到軍營,恐是有要事稟報,匆匆洗漱之後,便令人帶其進帳。
不久之後,陶澤跨步走入帳內,王政打眼望去,便見一向沉穩的陶澤神情倉惶,額頭更是滲出細汗,似是頗為急切。
一見王政,陶澤甚至來不及行禮便急聲嚷道:“王州牧,兩個時辰前城外有使前來,卻是從北面九江而來,才殺入城中。卻有一樁急報,縣君令俺速來告知州牧!”
王政心中咯噔一跳,穩住心神,表面上倒還是平時那副氣定神閒的樣子,只是沉聲道:“陶縣尉且先坐下。”
又吩咐左右:“令王熊和幾個都尉速來帥帳議事。”
“喏!”
待王熊等人都入帳之後,王政側目望向陶澤,陶澤苦笑了聲,說道:“數日前,孫策遣派其麾下驍將程普轉略龍舒,趁夜突襲之下,陣斬太守劉勳、一戰而定龍舒!”
什麼?
聽到這話,王政心神俱震,險些拍案而起,他面色須臾轉變,目光顧盼周遭,眨眼間已將兩側諸將的神色看的清楚,卻見天軍眾將皆是神情一變,心念急轉間,突然仰天大笑起來。
迎著眾人唰唰投射過來的視線,王政一拍案几扶手,挺身而起,負手踱步帳中,昂然說道:“孫伯符技止於此!”
連帶陶澤在內,諸人不覺愕然,王熊第一個訝然說道:“將軍,劉勳既死,龍舒既下,恐怕如今廬江北面的潛縣、六安等地也大抵陷落敵手,孫策等於已得大半廬江,可謂掩有三郡,接下來若是幾路兵馬匯合,則舒縣危矣,怎地將軍卻出此言?”
王政銳目環視眾人,從容自若道:“本將原以為孫策乃當世英雄,如今看來,卻是高估了此獠,倒要請問諸位,你們覺得,他此次出兵到底帶了多少人馬?”
眾將意見不一,有猜五萬的,有說十萬的,陶澤則皺眉思索片刻後,沉聲道:“十萬或許沒有,五萬總是有的!”
王政搖了搖頭:“不然,本將掩有徐州三千里錦繡河山,再加上泰山、北海,竭盡所能,如今養軍亦才十萬罷了,孫策叛亂之前,不過吳郡,丹陽兩地罷了,便是皆富庶所在,畢竟新附不久,又能養多少人馬?”
“便是他招的到人馬,又何來這麼多的糧草供給,兵甲裝備?”
說著,王政微微一笑道:“如此這般,以本將所料,便是孫策窮兵贖武,如今麾下總兵力也最多五萬人罷了。”
“總計五萬人,卻不代表他的可用之軍也是五萬。”
王政道:“新附之地,難道他還敢傾巢而出不成?吳郡北面接鄰我徐州廣陵,丹陽之上又有九江郡的袁公虎視眈眈,且江東境內多有山越橫行,兩郡幾個關鍵地方,孫策不可能不留下重兵駐防...”
“這樣算來,”王熊介面道:“孫策此番來寇廬江的兵馬,最多恐怕也不過三萬人馬了不起了?”
“不錯。”王政頷首道:“以三萬之眾,欲鯨吞江東之地,要說起來,似乎並不算少,但是現如今,廬江直抵九江的舒縣,合肥依舊掌握在咱們手裡,他如今孤軍深入,又必須守住襄安,臨湖兩道臨江的門戶之地,起碼便要去掉七八千人!”
“嘿,兩萬餘眾,若悉數用來攻打舒城,倒的確能在軍馬人數佔據上風,更可形成泰山壓頂之勢,然而孫伯符卻又分兵襲擊廬江北面,如今看似又得數城,更將劉勳這枚釘子徹底拔除,實際上卻忽略了主攻方向之所在...”
王政環視眾人,斬釘截鐵地說道:“此謂之主次不分,徒然給咱們機會,可以逐個擊破!”
“所以本將方才說,高估了孫伯符此獠!”
帳內人人聽得目瞪口呆,聽王政如此侃侃而論,言之成理,充滿一代霸主的氣概,似乎眨眼間便將一個對自家極為不利的局面顛轉成了大佔上風好似,雖有人隱隱覺得不妥,可在王政高魅力和說服天賦之下,卻還是大半信了。
陶澤更是聽的臉上愁雲一掃而空:“王州牧的意思是?”
王政道:“他若不分軍取廬江之北,則舒縣或有一場苦戰,他既貪而分軍,則此戰已是勝利在望!”
王熊問道:“敢問將軍,破敵之計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