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今日長纓在手(第1/3頁)
章節報錯
明月高懸,越升越高,已是中夜時分。
周瑜和王熊剛剛將右路的兵馬集結完畢,這時有有一點火光忽然向這邊湧來,一個守軍都伯在周瑜身邊小聲道:“公瑾,那是賀公的親兵,是不是要咱們出發了?”
“應該是的。”周瑜頷首道,心裡卻立刻反應過來,方才他見王熊將騎兵集結的如此之快,心中還曾暗自感慨,此人名不經傳,看來統兵卻實在很有一套,可能還在自己之上。
而如今一看,卻是想岔了。
賀公的親兵必為傳令而來,而來的這般快的原因,則自然是王政那一路更早集結完畢了,那說明了什麼?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王政本身的統兵能力更加出色,但周瑜總覺得,更多是因為徐州軍本身素質出眾的原因。
周瑜思忖之間,那個傳令兵此時已衝到門口,亦是先“咦”了一聲,大概沒想到這邊亦已陣型嚴整,大感意外,直到周瑜的視線掠過來時,傳令兵方才醒悟過來,連忙小跑到周瑜不遠處,接著將手中一支令牌一舉,叫道:“右前鋒統領,縣丞周瑜接令!”
周瑜拍馬上前幾步,隨後輕盈地一躍下馬,走上前道:“周瑜聽令。”
“奉王州牧與縣君之命,請周縣丞速統右部軍馬到西門集合待命。”
周瑜接過令,大聲應諾,隨後又跳下馬回頭,先望向對面的王熊道:“王都尉,瑜率本部先行,你部和其他人依次出發如何?”
雖然他是這一路右前鋒的主帥,但王熊畢竟不是合肥的將官,所以周瑜的語氣措辭倒很是客氣,並沒有命令的意味。
王熊點了點頭,等諸軍一動,那傳令兵走在周瑜邊上,擦了擦頭上的汗,旋即小聲道:“公瑾,俺方才還擔心你這邊還沒集結好呢。”
他是賀宏的親兵家將,雖無什麼官職,身份卻不算低,加上週瑜平日裡待人接物向來十分寬厚,兩人交情也算不錯,而這傳令兵對合肥的親兵水準自然也是瞭解,方才有此顧慮。
“無非近朱者赤罷了。”周瑜自嘲地笑笑,合肥軍今日的集結效率,雖不如徐州軍,但說起來倒也超出了平日操練時水準,這其中自然也有因為相形見絀下的不甘和發奮吧。
只是儘管如此,也還是差點有些遠啊。
畢竟很多東西只能靠平日裡的一點一滴積累而成,一時的血氣上湧並不能一蹴而就,畢竟若是拼命就能完成一切,抹平差距的話,那還要努力何用呢?
想到這裡,周瑜暗歎了聲,看了眼身後的王熊和天軍騎兵,突然感慨道:“瑜少讀兵書,曾聞古之名將,領軍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還覺其中頗有誇大之處,今日方知,嘿,一支真正的百戰強軍,確能做到如臂使指,令行禁止。”
只是那王政到底是用了什麼辦法,竟能讓一支流民為主的黃巾賊寇,能在短短一兩年間變成這樣的一支強軍呢?
想到黃忠的部隊,王政的部隊,乃至今日的騎兵...
周瑜只覺得和徐州軍接觸的越久,發現的越多,內心的疑惑反倒愈發多了。
......
到了西門時,門口已列了密密麻麻的兵卒,周瑜在火光下看到王政和賀宏並肩站在門口,連忙拍馬上去,大聲道:“王州牧,縣君,右前鋒州牧前來繳令。”
聽到這話,一個王政的親兵過來從周瑜手中接過令牌遞給王政,王政淡淡地看了周瑜一眼,臉上突然露出一絲笑容:“公瑾兄,今日能和你這樣的英雄並肩作戰,實乃本將生平一大快事。”
這話在賀宏等人聽來,自然是一句客套罷了,周瑜有才不假,這點無人質疑,可僅僅是有才,又豈能和如今已為天下諸侯之一,大漢百年來最年輕的鄉侯王政相提並論?
畢竟從古至今,因無人賞識,缺乏機遇而導致被埋伏的人才還少麼?
但是周瑜聽到之後,卻是訝然地抬頭望去。
周瑜本來亦是下意識地覺得這一句只是隨口戲言,但是不知為何,他卻總覺得王政語氣之中的真摯和鄭重似乎不像尋常客套。
而看到王政望來的目光,更讓周瑜心神一震,當即便有了判斷,王政這話似是肺腑之言?
奇怪,他為何如此重視...
不,是高看我?
雖沒有想明白,但能被這樣的一個少年英雄這般禮遇,便是周瑜亦不禁有些動容,連因孫策而對王政產生的敵意,竟也不知覺間減輕了幾許。
“王州牧謬讚了。”
周瑜在馬上深施一禮,正色道:“英雄之譽,瑜愧不敢當。”
“你若當不起,當世還有幾人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