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最特殊的戰爭(第2/3頁)
章節報錯
尤其是,在場上的徐州文武官員看來,孫策的威脅遠比袁術要大!
袁術有地盤,有人口,有家世,有財富,在天下人眼中乃是極為強大的一方諸侯,但恰恰是在與其交集甚多的王政,乃至其麾下文武看來,袁術,或者說目前的揚州集團卻有一個最大的硬傷,武功不行!
徐州一役,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揚州軍的色厲內荏,所以在他們的眼裡,袁術和揚州軍不足為慮!
你再有錢,人口再多,地盤再大又如何?還不是為咱們暫且寄存的罷了,何時想取,便何時可取!
但孫策卻是全然不同!
最近幾個月來,眾人其實也聽到了一些風聲,孫策短短數月便佔得數郡,威震江東不說,更將袁術曾經的大敵揚州刺史劉繇打的狼狽不堪,最後甚至棄城而逃。
若從時間來論戰績,風頭已算了完全蓋過了王政,畢竟他拿下大半徐州,卻也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啊。
甚至包括王政自己,在內心對孫策的忌憚也同樣遠遠超過袁術。
畢竟上一次也不過是單挑贏了而已,何況說起來還是借了高魅力在關鍵時刻發動了魅惑,形成突襲方才獲得勝利,而即便如此,王政也承認,孫策已算的上至今面對過的最為難纏的對手,交手期間甚至數次讓自家落下下風。
這可是後面的燕人張翼德都沒有做到過的。
而如今變成了兩軍對壘,面對這位未來的東吳霸業奠基人,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王政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消說了。
畢竟扛著個“小霸王”的名聲在外,身邊的鄰居從一個貪婪愚蠢的錢袋子,突然變成一個面強大而又仇恨的兄獸,沒有任何人能夠安心。
“儘快準備出兵吧!”
一片壓抑中,王政沉聲說了這樣一句話。
之前李仁已將揚州如今的局勢說的分明,雖然短短時日內孫策軍已拿下了長江襄安,且迎頭痛擊了袁術派來的五千援軍,得到一場堪稱輝煌的勝利,但是直到目前,卻還沒有攻下臨湖!
袁術終究不會把希望全部放在王政這邊,王政便聽李仁說了,這段時間他已派遣了麾下大將喬蕤又待了一路人馬前去臨湖守城。
以王政當日在徐州所見,這喬蕤雖然未曾在原來的歷史上留下姓名,卻也算是一個用兵老道的將領,想必這段時間也一定會做足準備,在臨湖周遭做好了堅壁清野的準備,不過這樣固然能夠阻止孫策軍在廬江境內獲得補給,但也會迫使對方放棄無謂的攻佔,大軍直奔臨湖而來。如無意外,兩邊會在臨湖城下展開一場最終的對決!
要麼喬蕤率領大軍,死死守住臨湖,撐到了袁術解決了汝南的曹軍威脅,將大軍抽調回來,最終迫使孫策軍撤軍;要麼就是孫策軍的大軍四面攻城,不惜代價強行拿下臨湖、隨後奪取整個廬江不說,更會進迫九江,兵臨壽春。
天軍如果要在阻止孫策的同時避免太大折損的話,自然是趁著臨湖未失的情況下,既有友軍支援,又佔據地利。
要是讓孫策攻城之後天軍才至,那便是姍姍來遲,為時已晚,不僅勝算大減,更有極大可能會出現慘勝的情況,這可不是王政樂意看到的。
王政沒同意。
對於這點,眾人皆是認可,若要出兵,自是越早越好,吳勝更是立刻出列嚷道:“將軍,讓俺去對付那孫策吧?”
既然決定了出兵,那麼接下來在重點便是誰為主將了。
王政也正在考慮主將人選,聽到這話,先是看了眼吳勝,旋即又看向其身側黃忠,見他雖然沒有如吳勝那般毛遂自薦,可雙眸一片火熱,面露期待之色,顯然也是求戰心切。
吳勝和黃忠首先是不合適的。
如今的孫策雖然還沒有真正成了氣候,但畢竟也算是佔據了三郡之地,這一戰便和攻伐北海一樣乃是國戰級別,且對方更是強過孔融不知凡幾,吳勝性格不夠沉穩,黃忠則是入軍時間尚短,資歷不足,都不是合適人選。
那徐方呢...
權衡了會,王政還是暗自搖了搖頭。
歷經數次大戰,徐方如今也算是鍛煉出來了,已是自家麾下難得可以獨當一面的將才,只是性格上有時候卻又過於求穩,若是此次出兵單單隻為解袁術之圍,倒是頗為合適,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