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政等人駐足旁觀之時,此時的校場又湧幾個百人大隊,他們或是推著衝車,箭樓,或是挾著投石機之類的大型軍械,正是如今天軍的砲營。

其實從穿越至今,王政並非沒有考慮過去推行火器,而且據他後面瞭解,早在戰國至漢初時期,如始皇武帝此類,都曾有過長生不老的幻想,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道士或方士們投其所好開始煉製所謂的神丹妙藥,在煉製的過程中其實已發現了火藥所需要的幾種主要成分,如硝石、硫磺以及硫磺中的鉀化物等。

在如今的東漢,鞥其實已經開始應用於一些醫藥、民生領域,可謂已具備了誕生火器的土壤,王政若要去推行此物,並非全然不能。

在原本的歷史上,兩晉末期便有人開始知道如何用火焰去鑑別硝石與芒硝,直到兩百年後的南北朝,道教陶弘景更是做出了系統總結。

但斟酌再三後,王政還是選擇了放棄。

無他,不同於其他的穿越者,王政此時安身立命的底牌並不是腦子裡那些領先時代的見識,預知,反而是騎砍系統。

而火器的提前出現,反而會削弱騎砍帶來的兵種升階這最大優勢。

最關鍵的一點是,前世的王政只是一個普通人,對於火器的知識其實是殘缺不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是開啟潘多拉的盒子,到底是給自家的助力更大,還是給那些掌握了知識渠道的世家,以及世家所支援的諸侯助力更大,王政心裡沒底。

而在火器出現之前,砲的真正概念,其實是砲。

也是戰國到秦漢攻城時的主要力量。

而諸般軍種裡,諸般軍種裡,要論操練時聲勢之最盛,自然非砲營莫屬,一砲而出,聲如震雷,石彈落地、塵煙滾滾。

大校場裡專門開闢了一塊地方,周圍用牆壁圍住,免得打擾外邊其它軍種的操練。他們的操練也最危險,若不用牆壁圍住,如果有士卒誤入其投石機、床弩之類的射程,必造成嚴重的後果。

自起事以來,王政大半的時間都是在軍營之中,戰場之上,無論攻堅還是野戰,弓箭如蝗,失石似雨,萬軍衝陣的陣仗自是見的多了,耳中聽著驚天動地的砲聲,心中當即豪情澎湃,忍不住便想要近距離觀睹一番。

哪怕是演習場景,也比這些時日所見的書簡,公文更吸引他。

只是剛要抬足,一瞥之下,卻見身邊諸人,禰衡倒還好些,另外幾個司馬府的文官卻是面色惶惶,愈發不安了。

這些都是徐州本地的世家出身,平日裡都是紅袖添香,吟風弄月,這般遠處聽著都不自在,要是走進的話...

想到這裡,王政遺憾地往砲營陣地看了看,也就暫時做罷了。

隨後眾人撥馬轉走,順原路出了校場,繼續往軍校前進。

兩地相隔不過三四里,沒多久即到了。

學堂佔地極廣,因為還沒開始正式招生,校內沒人,暫由下邳駐軍負責戍衛,大約一千多人,坐鎮的是個都尉。

聽說王政親臨,都尉自然不敢怠慢,此時已帶領人馬在軍校外靜候,上前剛要說話,王政已笑著擺手道:“你既負責戍衛,就不要跟在左右了,我們自己進去看看就是。”

隨後便帶著眾人闊步邁入。

“這...”那都尉眼巴巴地看著王政等人馳入校內,心中有些不甘。

王政遇到黃忠的那日,當街斬了一個擅離職守的老卒都伯,此事給軍中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自入徐州以來,天軍的軍紀愈發森嚴不假,不過王政乃是後世之人,深知無論上至下,還是下報上的越級之事並非好事,所以基本上都尉以下的將官從來不管,便是他們犯錯也都是直接處罰其上官,這樣親自越級下令處斬一個小卒,卻是從沒有過的。

這也側面反應出王政對軍紀的看重,對擅離職守者的深惡痛絕。

經此事後,加上還是一個老卒,不管軍官、士卒,人人無不心中凜然,對軍法無情愈發有了明悟。

這都尉能為戍衛學校,自然也是天軍中的老卒了,當日得彭城後,國相府夜宴故舊,這都尉當時不過是個都伯,亦在其中,隨著王政的勢力越來越強,地盤越來越大,無論這都尉還是其他的老卒,和王政近距離私下接觸的機會卻是越來越少。

今日好容易碰上了這般難得機會,卻又受職責限制不能親近...

想到這裡,那都尉心中嘆息,面上更不由露出鬱郁之情。

見自家都尉這樣,一個親兵湊過來,笑嘻嘻地問道:“五哥,您在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