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張文遠(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史慈心憂北海之際,王政此時的視線卻放在了另一邊的南面。
針對揚州軍所佈置的軍翼。
下邳東成縣。
倒不是因為袁術這段時間有什麼異動,而是守將潘章新發來的一則情報,讓王政陷入了沉吟之中。
作為重鎮的四大軍翼,原本王政便有要求,各方主帥即便是無戰事時,也要起碼七天內回傳一次訊息,而這次潘章令哨騎所傳來的書信中,除了大致稟報了一下如今江東之地孫策和劉繇的戰事之外,卻另外有一件事。
按潘章所言,東成有一降將名叫張環,本是一名縣尉,卻在不久之前,聯絡舊部,並及城中士族,趁夜放火,欲圖再次作亂。
隨後自然是被獲悉後的潘章率軍平叛,其時夜深,混戰不能辨人,士卒乃斬張環於陣前。
這封文書就在王政面前的桉几上放著,他連著看了好幾遍,總覺有些古怪,側目問那哨騎:“這縣尉名叫張環?”
“是。”
王政眸中神光爍閃,腦海中回憶了一番,神色愈發狐疑了:“本將若沒記錯的話,當日便是此人主動大開城門,讓咱們極為順利的佔領東成縣的吧?”
“那按照這個意思,便是此人心生悔意,降而復叛了?”
“稟將軍,正是如此。”
王政手指在桉面上無意識地敲擊著,噠噠地清響聲中,他突然問道:“張環反叛時,可有聯絡外敵?豫州、揚州兩處城池可有兵馬調動?”
聽到這話,那哨騎登時一怔,思索了番連連搖頭:“稟州牧,似乎並無此事。”
“呵,那就有意思了。”王政笑了起來,又是一串連珠炮地提問:“他聯絡舊部並及城中世家,總共聯絡了多少人?”
“他的舊部中,參與這次作亂的又有多少人馬?”
“稟州牧。”哨騎連忙答道:“世家這塊並不清楚,不過參與作亂的共有數十人,大半皆為他的舊部。”
“數十人?”王政一字一頓地重複問道:“只有數十人?”
“正是。”
王政沉默了會兒,看了眼那哨騎,唔,亦是自家系統中的天軍,便最後問了一句:“張環叛亂,是有人告知的潘章,還是他自家發現的?”
“此事你並同僚等人,之前可看出什麼端倪?”
“稟州牧,這事俺們事先都不知道,還是半夜時分潘將軍突然集合了部曲,方才知曉此事。”
“且因叛亂規模不大,也就是頃刻之間便平定了,似乎並無聚集多少兵卒,鬧出多大風波。”
聽到這話,王政沉默了會,旋即對那哨騎笑了笑著:“本將知道了,你一路也辛苦了,且先下去休息罷。”
“喏!”
待那哨騎的背影徹底消失之後,王政轉頭看向坐在邊兒上的郭嘉,將信件遞了過去,一邊問道:“奉孝,潘章送來的這封捷報,還有剛才那信使的回答,有關張環二度作亂的事兒,你怎麼看?”
“將軍不是已有猜度了嗎?”郭嘉澹然一笑道:“此事必有蹊蹺,作亂未必屬實,更似殺人滅口。”
“想那張環,既然已經投降,並且招來舊部、獻上東成,剩下孤家寡人。他為何又要斗膽生亂呢?如果說,他當初投降是迫不得已,是詐降,那麼如今這時機也不對啊。”
“東成縣乃是我軍南翼,主公可是派遣了接近六千人馬的部曲鎮守,甚至在奉高面臨袁軍攻擊的危機關頭都未曾呼叫!”
“那張環既然能做到縣尉之職,料知兵事,豈會如此無智?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妄圖憑藉數十人生亂?”
說到這裡,郭嘉將文書字跡面呈王政,指著其中一句笑道:“何況便是他痰迷心竅,世家中人向來最會審時度勢,又怎可能陪著自尋死路?”
“這一句話,分明是某人揣測上意,深知主公對世家極為忌憚,特此一提,卻不知畫蛇添足耳!”
言之有理,王政點了點頭,其實此事他一開始便覺其中不合理處甚多,詢問郭嘉,更多的原因,還是不相信潘章竟然敢欺騙自己!
這可是第一個加入自家隊伍的英雄啊,不是說都被系統鎖定忠誠了嗎,怎麼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欺騙難道不算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難道不算是一種不忠?
他望著懸空的系統面板,腦中一個問號接一個問號的冒出,繞著室內踱步疾走了好一會兒,方才收斂心神,沉聲說道:“奉孝之見與我相同,這件事情,其中必有玄虛!”
“不過...”王政深吸一口氣,又疑惑道:“未曾聽聞潘章與那張環之前有仇呀,而且他是歲旦之後去的東成,那張環既然主動投誠,必非什麼強硬之輩,更沒什麼膽量得罪潘章這位上官,到底因何事竟敢私下誅殺?”
而且還要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