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鬼才(第1/4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話,王政微微一笑,這提議倒正合他的心意。
張昭從梧縣回返後,為求立功又再次和徐方兩人輪番上陣,既在物質上給於郭嘉最好的待遇,關懷無微不至,精神上亦是每天都去找青年攀談, 談兵論史,可謂給足禮遇。
徐方倒也罷了,張昭本就是當世名士,無論資歷年齡皆在郭嘉之上,人又博學明敏,察言觀色、投其所好,言辭到處,往往引得郭嘉產生共鳴,加上其心裡也很清楚, 張昭這番作態,本質上乃是源於王政對他的重視。
若是沒有這層關係,兩人態度對調過來還差不多。
這番軟硬兼施,水墨功夫下來,張昭早前便已稟報王政,將對方化為己用的把握,就算沒有十成十,七八成也是有的。
故王政今日來此,便是準備揭開其欲降不降的最後一層窗戶紙。
而招賢納士某種意義和男女之事頗為異曲同工。
哪怕是你懂我的圖謀不軌,我知你的故作矜持,亦要有個曖昧不明的階段過程,直到火候已至,醞釀成熟, 方才會挑明關係。
而即便是告白、衝鋒、乃至上壘的那一刻前,該有的前奏、氣氛亦是必不可少。
見王政頷首認可,一旁的樂師方才放開膽子, 悠揚的樂韻中, 在郭嘉的示意下,郭盈有些拘謹的盈盈轉身,舞動起來。
燈火映照裡,襦衣裳袂飄飛,眼見少女一身素雅,毫無半點配飾裝點,反更顯得出塵脫俗,天真無邪,而一雙秀眸秋波流盼、更彷彿小鹿一般不懂世事,純真可愛,使人情不自禁便生出愛護疼惜心情。
王政亦不由微微動容。
曼舞輕歌中,郭盈唱完一闋《今日良宴會》,每一句時郭嘉便要飲一口酒,邊兒喝酒,一邊兒手指在案几上隨節敲打,也不知是因他不同音律,還是心不在此的原因,不到半闕, 王政已聽出他錯了三次,不由暗自無語。
看來, 不是人人都能學周公瑾那般裝比啊。
心裡雖是這般吐槽, 待歌聲樂聲,悠悠而止時,王政乾咳一聲,卻是昧著良心道:“先生無愧當世名士也,不僅飽讀詩書,博古通今,不想還精通音律,當真是風雅超群啊。”
頓了頓,見郭嘉全無反應,王政心中一動,側目郭盈,連連鼓掌讚道:“郭盈亦是讓本將刮目相看啊,如此天籟之音,可謂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郭盈可不敢學郭嘉那麼託大,聽到這話,連忙盈盈一拜:“州牧謬讚了。”
的確是謬讚。
既能被選來送給王政,郭盈的氣質容色自是一流,其嗓音亦算清純甜美,但無論技巧還是感情,相比王政當日在紅袖樓所見過的那位名妓飛燕,卻是遜色不少。
唸到飛燕,王政神思悠遠,真要論起來,這一世聽過最為動人的聲音,的確是在揚州。
卻不是在紅袖樓。
想起那夜在自家後院所聽到的歌聲,縹緲如銀河傾瀉,雲端墜落,清澈似山間流水,凝成冰粒。
那如泣如訴的曲調,卻全無半點幽怨悽楚,反似春風駘蕩,驀然吹來,令人心曠神怡,魂魄不知何歸。
想到這裡,王政暗自感慨,若說色藝雙絕,步宛兒才是真正的當之無愧吧。
他沉吟不語時,堂內自然便安靜了下來,好一會兒,回過神的王政環顧四周,先對著郭盈微微頷首,又轉首側目郭嘉笑道;
“先賢所作詩詞,自然是極好的,不過我記得另有一首,在意境內涵卻是更勝一籌,不知先生聽過沒有?”
“哦?”郭嘉聞言訝然抬頭問道:“哪一首?”
“其曰《西北起高樓》!”
說著,王政輕輕拍手,一旁的樂師心領神會,立刻換了曲調,郭盈剛欲應聲而歌,卻被王政揮手阻止。
這一首不適合你唱,也不需要你唱。
悠揚的絲竹之聲緩緩在堂內流淌,彷彿一個雜花生樹,與世無爭的山谷,怡然自得地與日月同生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