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鼓瑟吹笙(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於師道尊嚴,倒的確不可不慮。這樣罷,待開學時候,本將去走一遭,給兒郎們先提提醒,再給這些“先生們“打打氣。”
徐方思忖了會,點了點頭:“這倒是可以。”
“不過此等權宜之計,終是不可長久。”
“嗯。”王政頷首:“這點本將知道,暫時先這樣吧。”
說完此事,徐方話題一轉,霸府最近很忙,著眼遠處要建軍校,近在眼底又有募兵,就目前局勢來說,霸府的工作重點更在招兵上,因為它牽涉到年後的用兵,迫在眉睫。
王政雖串聯了北海的黃巾餘孽,又安插了內應過去,可說道理也不可能真指望不戰而屈人之兵。
“經過這段時間從從流民,良家子中甄選,下邳已經招到約有三千多人,依末將估測,加上其他地方的募兵數,兩萬新兵最多半月大抵已能募齊。”
說到這裡,徐方頓了頓道:“此外,天軍四部有一都尉,名叫荊毅,主動提出了一個意見,認為我軍目前騎兵數目還是不夠,他願為州牧前往幽州招募願從軍的異族前來補充。”
“荊毅?”王政聞言一怔,只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一時間倒想不起,經過徐方提醒,放才恍然大悟。
是那個當日開陽之戰納降的反骨仔啊...
他納悶地望向徐方:“此人不是琅琊王氏的家將麼,怎麼還能聯絡到幽州的異族?”
“將軍,據此人所言,他年少隨那王令遊歷天下時,曾在幽州認識一人,似是異族那邊的大人物,故才有此毛遂自薦。”
這樣啊...
王政點了點頭,想了想到:“幽州突騎、冀州強弩,齊名天下,若此人真能為咱們招攬幽州騎兵,倒是一樁好事。”
王政更是想深了一層,哪怕這個荊毅招攬的騎兵多寡其實都不要緊,如果他能和那邊的異族搭上門路,以後彼此通商,自家也是多了一處戰馬來源啊。
他站起身來,在堂上轉了兩圈,又問道,“這是此人主動提議的?”
徐方點了點頭。
“大善!”
王政回憶了下荊毅其人,雖然秉性不佳,似乎並非無智之人,既是主動提議,想必有些把握:“告訴此人,若真能做到此事,本將必不吝封賞!”
“他去幽州要準備什麼,無論人馬財物,你悉數給與方便。”
“喏!”
文事諸般不順,軍事卻是順利無比,更有意外之喜,王政不由心懷大暢。
和徐方又聊了些事,待其走後,王政思忖了會,再次離開郡府,策馬向著另一處走去,不久之後,來到一處府邸。
正是軟禁郭嘉之處。
這個院子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不大,卻雅緻,院中假山流水,濃綠如茵,草坪四周綠樹相繞。沿著林間鵝卵石鋪成的曲徑而上,迎面粉牆朱戶,畫窗雕琢,隱約有女子的歌聲從內傳出。
帶路計程車卒停下腳步,王政示意他暫且退下,隨後先不急著推門進去,而是立在窗外,側耳聆聽。
絲竹管絃聲裡,此時正有一個柔媚婉轉的女聲在唱:“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極宴娛心意,慼慼何所迫。”
這是祖龍焚書坑儒之後,春秋戰國僅存下來的古詩十九首之一,詩名《青青陵上柏》,最為傳世有名的一句卻是上半闕里的一句。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王政常有聽聞,故此知道。那女聲唱完一遍於乎止歇,下一刻郭嘉清朗的笑聲旋即響起。
“古人做的好詩,今人唱的好曲,當真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哈哈...”
王政透過窗戶去看,見青年咕咕咚咚飲了一碗酒,又以手拍案,敲打著富有韻律的節拍,臉上浮現出回味的神色,又連連道:“再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