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大一統王朝的帝王們,單說一個劉邦,在放權,用人上的魄力就遠非曹操可比。

知道了韓信的能力後,劉邦立刻便讓其成為武將之首,且擁有獨立的兵權,這才能創下七年內便一統天下的偉績。

若是和曹操一樣,任人唯親,讓樊噲騎在韓信的頭上,這般束手束腳之下,韓信的才能不能充分發揮,還會如此嗎?

......

安排過四翼的主將人選,王政又和徐方、于禁再議諸翼兵力的駐紮數目。

這個數目自然有多有少,彭城這等重鎮駐軍自然最多,贏縣其次,東成和琅琊這類出現敵情的機率不大,敵人本身也不強大的則相對較少,畢竟去掉各城駐軍之後,王政如今手裡真正能調動的兵馬其實也不多,對外號稱十萬,實則總數才不過五萬。

幾次大戰下來,光是天輔軍已折損大半,剩下的一部分轉為屯田軍,一部分則放到了各城的捕盜司。

思忖了會後,王政道:“我軍精銳,盡在天軍五部,兩部並天誅營、由我親率鎮守下邳,另外三部分別駐紮彭城、贏縣、東成,再各撥五千地軍,放諸四翼。”

于禁等凜然遵命。

“四翼已定,接下來便是擴軍了。”王政顧盼左右,跟著說道:“傳令,貼募兵榜,最遲年底,必須再次招足兩萬新卒。”

此言一出,眾人皆面露驚訝、愕然之狀。

“兩萬新卒?主公,我軍才經大戰,輜重、糧餉消耗極多,舊糧儲存僅夠數月之用,新糧還沒下種...“

徐方是王政麾下武將中參與內政最多的,更最為了解輜重、糧草等儲存情況,第一個便開口道:“這個時候募兵?還要這等數量?”

言外之意,不是擔心招不到,而是怕養不起。

有人帶頭了,于禁、潘璋也紛紛諫言起來。

沒有一個武將會嫌兵多的,只是眾人都清楚,徐州本就不以富庶出名,加上近年來戰亂頻頻,說實在話養個五六萬的軍隊已夠多了。

要不是王政之前在青州連搶帶掠,奪了一大批各城官儲與豪門大戶的私倉,都未必能堅持到現在。

畢竟他入徐州後每奪一地都要靠什麼減賦分田收買人心,這般只出不進下來大半年,便是有座金山也快折騰光了啊。

而世人大多數只會接受先嚴後寬,卻絕不可能認同先寬後嚴,減賦容易,再想加上去可就難了。

那就憑如今的稅收,眾人不用算都清楚,養活如今的軍隊規模已是勉強,再要擴軍,必然不堪重負。

對此,王政身為一軍主帥豈會不知?

提出募兵,其實因為心中對此已經有了打算,只是時機不到,暫且不做多說。

見眾人議論紛紛,王政直接臉色一肅,沉聲道:“我軍眼下的軍力不過五萬出頭,守禦有餘,不足進取!”

“徐將軍之前所言,亂世求存之道,唯銳意進取,否則不進則退,本將深以為然!”

“如今雖逐走劉備,得了徐州,可南有袁術蠢蠢欲動,西有曹操虎視眈眈,北面青州亦隨時有可能落入袁紹之手,咱們若不自強,傾覆之日,便在眼前!”

“諸位不可掉以輕心,募兵之事,事不宜遲!”

他臉色稍微一變,便大生威勢,更是顯示決心已定,這下其他人皆都不敢多說,只有徐方依舊還在反對,王政之前剛否決過他的建議,此時倒不好再直接回絕,免得傷了兄弟感情,只得展顏一笑,先側目對諸將道:“徐將軍,真為吾之魏徵也。”

魏徵是誰後人皆知,可如今場上的卻都是其的前輩,卻是人人四顧茫然,不知王政說的是誰。

額...

抱歉,舉錯典故了。

王政乾笑了聲,摸了摸下巴緩解尷尬,隨後再次看向徐方:“阿方,我心裡有數的。”

聽到王政突然在公開場合這般稱呼,徐方先是一怔,旋即和王政對視了一會,方才點了點頭:“將軍既然心意已決,徐方自然領命。”

軍翼定下來了,接下來便是霸府裡的官吏任命。

霸府不同其他兩府,只針對軍隊戰事,目前的機構不宜太多,除了四翼之外,暫時王政只想將兩個併入其中,一個是天機營,一個是捕盜司,一個是軍屯司。

天機營在未來除了要負責對外的輿論掌控,王政還給與了它另一個職能,便是領諸翼之士氣,教三軍之知戰,兼領軍中娛樂之職。

通俗的講,就是專抓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兼及巡軍娛樂演出等活動。

外部的民心要爭取,內部的人心更不能放過。

作為一個後世者,王政自然清楚一個有著信仰和堅定信念的軍隊,戰鬥力會有多麼的恐怖,而定期召開憶苦大會、組織軍中競技等活動,對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凝聚軍隊的向心力更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甚至因為這個事情太過重要,王政決定短期內會由自己親自負責這個事情,下屬的實午人員也都是由吳勝和天誅營、親兵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