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易主(第1/4頁)
章節報錯
盛夏的早晨,除了蓬勃的朝氣外,還有難得的涼爽。
大戰後的下邳城,顯得異常的安靜。
直到不久後的城門之上,接到命令計程車卒敲響了瞭望樓的鼎鍾,雄渾悠揚的聲音將夜宿樓中的群鳥驚飛,在黎明的天空慌亂飛舞, 同時也打破了寂靜。
徘徊下邳多日的大霧,便在此地易主之後,突然間盡數散去了。
城池的景觀開始變的清晰,通透,一目瞭然。
即便天軍進駐下邳後,依舊按照慣例首先高聲宣告了安民令, 可即便是戰亂後又過了五六日,可或許是因為新主乃是惡名昭著的黃巾賊寇, 大部分百姓們依舊緊閉門戶,不敢隨意走動,便導致此時的街道上除了巡邏的兵卒之外,少見人影。
內城鐘聲之後,外城又響起了嗚咽地號角連連。
那是軍營的方向。
隨後不久,無數士卒們一個個小跑地出了轅門,按照慣例,這本該是去校場操練的時候,可今天他們卻分成了幾批,從城外到外城,再從外城到內城,紛紛整齊的列隊,做著清街、設防、警戒...
以及迎接的禮儀工作。
在有昨日已有天輔營的傳令兵挨部挨營的做了通知,說奉徐少校的命令, 今日午時前,禁止閒人出行, 膽小的竊竊私語, 膽大的出言詢問,卻原來是之前親自率軍去追擊偽州牧劉賊的天公將軍王政, 下邳,乃至如今徐州的真正的主宰,據說已開始返程,亦會在今日抵達下邳。
如今的下邳城內,可謂天軍將官盡數彙集,不僅有徐方,于禁,潘璋等人,連之前駐守下相的吳勝亦在前日道來,只是說起來三人的官職雖都是少校,不分高低,可基本上自起事以來,每每攻克一座城池,後續的收尾工作幾乎都是由徐方總領負責,某種程度上已成了一種預設的事實,下邳也沒有例外。
也就間接地等於將最高的指揮權交到了徐方的手裡。
而此時,一群在城門等候的文武之中,他自然而然地也站在了最為中心的位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日頭漸漸高起,氣溫漸漸升高。
直到眾人的額頭都開始冒汗時,遠處卻還不見絲毫動靜, 吳勝第一個按捺不住了,他本就缺乏耐心,何況他們這些武將披甲戴盔的,更是受不住悶熱。
一邊擦著汗,他一邊湊到徐方的身前,問道:“阿方,將軍到底什麼時候到啊?”
“這都快午時了,連個人影都不見啊。”
“稍安勿躁。”徐方瞥了他眼,淡淡地道:“將軍之前追劉備軍到了沛縣,後面見其踏入了豫州終於作罷,派人傳書已在回程路上,後面我亦派出哨騎,便在前日,將軍已到了呂縣,距下邳已不足百里,若無意外,今日必然會到下邳。”
“這樣啊。”吳勝撓了撓頭:“說起來劉備竟然沒北上去青州,北海,反而一路南下去了豫州,倒是出人意外啊。”
“他之前不是什麼平原相麼?丟了徐州不回老家,去那豫州是何道理?”
徐方還沒回答,一旁的于禁卻是笑著插嘴道:“青州如今更不太平,劉備不可能去的。”
“文則兄所言不差。”徐方道:“之前糜家也傳來過情報,如今袁紹長子袁譚正和公孫瓚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交戰,平原北面是渤海郡,西面是清河國,不是袁軍屯紮之地,便是戰事激烈之處,劉備亦是公孫瓚的之交,此時哪裡還敢回平原?”
“至於北海...”徐方連連搖頭:“孔融一介儒生,本就自保艱難,劉備若逃去北海,這等於是將我軍也引過去了,此落咎招禍之舉,劉備素有仁厚君子之名,不論這是沽名釣譽還是事實如此,應也不會去做的。”
這樣啊...
吳勝點了點頭,還要再說,卻在這時前方塵土飛揚,一騎迅速奔來。
“報,將軍大軍已至下邳十五里外,兩個時辰內,應該就到。”
這是徐方派出的探馬,為了迎接王政,他昨日開始便已安排,三里一報。
聞言,眾人精神一振。
有句話叫窮寇莫追。
若按照原本的計劃,王政本沒準備和劉備死磕的,最起碼不是在此時死磕。
劉備撤離下邳,便等於放棄了徐州,那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