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來的正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校尉...”
于禁望向牛蓋,剛要續言,卻見牛蓋笑呵呵地擺手道:
“文則,左老所言不差,你確實多慮了,咱們為將者,行軍作戰時謹慎是好。”
“可過於謹慎,豈不是失了膽氣,有損軍威!”
你不過一個校尉,別人稱幾聲將軍,還當真了?為將者?
于禁無語地望著對方,徹底打消了進言提醒的念頭。
畢竟對方這番話,都快把他說成一個無膽匪類了。
牛蓋渾然不覺自己剛才出言不慎,已得罪同僚,猶自洋洋得意撫須笑道:
“王政豎子,年少無知,倒行逆施,不過一蠢賊耳,怎會行詐?”
說到這裡,牛蓋拍案而起,自信滿滿地望向于禁,大聲喊道:
“便是行詐又如何?”
望著一臉橫肉的莽漢此時擠眉弄眼,也不知在學誰的謀將風采,于禁只好點了點頭,無奈配合:
“是某思慮過度,校尉所言極是。”
聽到對方贊同自己,牛蓋愈發洋洋得意,獰笑道:
“管賊寇是否在耍詭計,他不開城門,我大軍一至,恐怕也是聞風喪膽,龜縮不出,吾到時自會等你率部回合,帶來攻城器械,一舉拿下。”
“若有內應大開城門,那更是簡單,吾率軍長驅直入,一旦挺進,幾千賊寇便盡如吾彀中,任由宰割。”
“到時候,這群壞我好事的賊寇,必要殺個乾乾淨淨!”
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見對面左老一群人人喝彩,旁邊軍士也紛紛士氣高昂,于禁懶得多說,只是連連點頭。
軍心可用,足可破賊。
或許,真是我多慮了?
說到底,便是于禁自己想到對手是黃巾賊寇時,也難免心生小覷。之前的建議也不過是他性格謹慎時的習慣性勸誡。
何況這群人還攤上了一個比張角馬相還要愚蠢的首領。
......
“目前十處募兵點截止今日,共計招募三百五十人,其中青壯兩百八十人,其餘人七十人。“
縣衙大廳上,吳勝朗聲說道。
人數沒有驚喜,卻也不算落差。
王政本身也是頭一次做一軍之主,本也怕人多混亂,對募兵之事更多是先做實驗,聞言點了點頭,略一思忖,望向徐方:
“這些青壯先編入天罡部...唔...暫時單獨組成一營,便叫天雄營吧。”
聽到這話,徐勝略感意外,望了眼王政,卻還是恭聲道:
“諾。”
自起事以來,幾次廝殺劫掠收穫頗多,除了物資稻穀,如龔續崔腋等人,更留存諸多書冊典籍,其餘人目不識丁自然不感興趣。
王政倒還罷了,對這些竹簡不過粗略覽閱,以便結合記憶,更瞭解東漢末年的現狀。
徐方卻視如珍寶,他本就識字,更頗為好學,一有閒暇便讀書不倦,學時與日俱增,自然知曉“營”號的獨特意義。
便以為天公將軍對新入伍的這群兵卒很是看重。
這卻是他想岔了。
王政考量十分簡單,不過是以系統為標準,對麾下隊伍區分內外。
天罡軍和天誅營自為一體,天輔軍卻另成體系,雙方涇渭分明。
至於新入伍的這群青壯,以及未來所有新入伍的,卻是第三方的存在。
天輔軍中計程車卒們,因硬體條件不符,已是被系統直接否決,以後基本也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