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給予了王政超乎常人的強壯與靈敏,幾個月來的戰場歷練和搏殺野獸,也讓王政有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可目前他最欠缺的...

恰恰是紙上功夫的理論知識。

“記得看過一個網文裡穿越者好像是讓民兵專門練一個動作,劈或者砍?似乎效果很好?”

王政心不在焉地隨著陣型的變幻不斷移動,大腦不停轉動,卻沒注意到校場上與往日的不同。

多了一群陌生人。

那是一群身材健壯的披甲士兵,將一個少年將領眾星拱月般的圍繞,少年似乎地位頗高,連營地的首領都尉龔續此時也恭謹地陪在一旁。

望著懶散操練中計程車兵們,少年將領的臉上不時閃過鄙夷與厭惡。龔續似也覺得丟臉,有些尷尬地陪著笑臉。

待列陣操練結束後,那少年將軍哼了一聲,略一示意,其中一個披甲士兵便出列上前,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大聲朗讀起來。

內容登時引得人群一陣躁動。

原來之前曹操降服青州三十萬黃巾後,先做了一次篩選,去除老弱病殘,選出近六萬青壯組建為青州軍,分成百部紮營在青州諸縣,趙縣這一支便是其中之一。

青州軍雖然毫無軍紀散漫成性,對於當前兵微將寡的曹操來講,卻還是有很重要的存在價值。

對於這樣一支兵馬,曹操感受複雜,重視中帶著顧忌,喜愛中又摻雜厭惡。

所以相對於軍餉上,在軍械供需上曹操慎重到吝嗇,刀槍劍戟量少不說,強弓勁弩更是全不提供。

但曹操還是想要真正完全地掌握這支隊伍。

這番心思,更隨著天下局勢的愈演愈烈,一日重過一日。

最終,曹操決定對青州軍做些動作。

於是便出現了竹簡上的內容通知:

青州軍每十日一操練裡除了陣列再加一個專案:角力訓練。

這已是曹操根據這幫農民兼盜匪的尿性後斟酌再三的決定。

角力,便是摔跤。

相比較後世,漢朝的角力在技巧上比較粗糙,更因限定範圍,所以影響勝負的關鍵更多在力量和身材。

青州人由於地處北方,秦漢以來尚武成風,兼之身材壯闊,角鬥在青州民間本就流傳甚廣,聽到那甲士所言,場上眾人大多不以為然,其中便有人忍不住曬然道:

“角力?還需要訓練?俺等自出孃胎就會了。”

頓時引起鬨然大笑。

“何人出言放肆!”

那甲士聞言勃然大怒,雙目圓睜循聲望去,見半晌無人應答,盯著臺下冷笑一聲,口出譏諷:“黃巾賊寇,戰場上不堪一擊,只會大言不慚!“

此言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兀那漢子,你放甚狗屁!”

青州軍人人面露怒色,紛紛出言喝罵,更有甚者已是橫刀豎戟,眼見便是一言不合便要刀兵相見的作亂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