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上,幾千人正不斷隨著號令行走,步伐縱橫揚起黃沙滾滾,鋪天蓋日。

此時,對當時大部分軍隊領袖而言,很多時候的操練,是在心頭滴血的情況下忍痛在做的事。

既耗費士兵接大量時間,同時又耗費士兵大量氣力...

而這兩者相加,產生的口糧損耗便是雙倍...

所以這個時代的軍隊操練,最大的特點就是很難“日常”。

無他,費糧,練不起。

曹操和其軍隊也不例外。

所以,除了其嫡系外,其他部的訓練機制同軍隊編制一樣採取二五迴圈。

即五天一次小訓,十天一次大訓。

小訓只有列陣操練和耐力訓練兩項,大訓則增加力量訓練和動作訓練。

青州軍既不屬中央軍嫡系,也和其他邊防軍不同。

因為在他們眼裡天大的事也大不過填飽肚皮,即便穿了軍裝領著軍餉,其本質上依舊是一群農民,還有偶爾的兼職盜匪,卻是最不像一群軍人。

已是初平四年。

曹操的屯兵制還有兩年才會出現,青州軍去已走在了歷史前頭。

他們每天大量時間消耗在農活耕作,即便是曹操優待的五日一操,他們也是強烈牴觸。

當然,幾番談判後青州軍最終還是賣了曹操或者說“領的那份軍餉”幾分薄面,同意每十日參加一次操練。

且只做列陣操練。

列陣操練,在王政這裡其實也是無意義的。

古代軍陣,無非方陣,圓陣,數陣還有雁形陣等。

它們在戰場上的作用或許不同,但要求士兵操練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培養士兵的團結與協作,當真正臨戰時更方便將領指揮。

在《騎砍》系統這裡,它拒絕承認這種訓練有價值,就自然不會提供經驗了。

發現此事後王政頗為失望,雖然沒有因此就與旁人一樣磨磨洋工,卻也沒有拿出太過認真的態度。

但今日吳勝的一番話,倒是提醒了他。

《騎砍》遊戲裡訓練場本就是前期新手獲取經驗的唯一渠道,列陣操練沒有經驗,不代表其他的也沒有經驗啊?

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尤其是動作訓練...

王政動了心思,想要實驗一下。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出現了:如何操練?

他前世既沒當過兵,更不是什麼軍事愛好者,對於現代軍事化的管理與訓練可謂一竅不通,況且那種高強度的訓練,在王政看來,也未必適應這體質不如現代人的古時長常人。

這方面系統愛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