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妃略顯驚訝地看向朱允炆,問道:“皇上竟一眼可辨出?”

朱允炆訕然一笑,道:“在一些典籍中看到過,傳聞這三座石塔為蘇東坡所設。”

寧妃搖了搖頭,道:“皇上,傳聞確實有三座石塔,不過據臣妾所知,石塔早已不復存在,起碼臣妾是不曾見過。”

“哦,為何?”

朱允炆詢問道。

寧妃剛想解釋,一位長隨便匆匆跑了過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喊道:“皇上,廣西發來急報,安全域性指揮史緊急求見。”

馬恩慧等人臉色一變,擔憂不已。

朱允炆卻微微一笑,安撫道:“廣西不會出現天大的事,無需擔憂,朕去看看。”

有韓觀、張輔在廣西,安南即便是想要反撲,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至於廣西土司方面,剛剛見識了大明軍隊的厲害,想來也不會找死。

朱允炆尚未抵達武英殿,顧三審已迎上前,行禮之後,遞上來一份文書,道:“皇上,廣西都司傳來訊息,有安南舊臣裴伯耆翻越諒山,自鎮南關進入廣西,說帶有重要情報。韓都司安排軍士一面護送裴伯耆來朝,一面派了加急文書,分都督府與安全域性兩路傳報訊息。”

“哦?裴伯耆!”

朱允炆眼神一亮,原以為這個傢伙還會讓自己多等幾年,沒想到他這麼早就冒出來了。

接過文書,朱允炆仔細看過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安排人接應,此人不能出任何意外,必須安全送至京師!”

“遵旨。”

顧三審匆匆離去。

朱允炆審視著文書,眼神中充滿了欣喜。

歷史終改變了許多,按照歷史的軌跡,裴伯耆應該還需要兩年登場,但那是在大明不還擊安南、坐視安南入侵廣西的時間線上。

調韓觀、張輔入廣西,以雷霆之勢,徹底剿滅安南入侵大軍,定會給安南國內帶來了極大壓力,安南胡氏應該忙著佈置防禦,沒時間抓人了吧。

或許也是如此,讓裴伯耆找到機會進入大明。

無論如何,這個人都將影響大明與安南,是一個關鍵角色。

“只有裴伯耆,沒有陳天平,這還不夠啊……”

朱允炆有些鬱悶,這個陳氏後人到底跑哪裡去了,為何還不現身,你不死,大明不好對安南下手啊……

空間的長遠,道路的阻礙,交通工具的落後,讓一切都變得“漫長”。

決策與看到決策的後果,需要經過等待。

“傳魏國公。”

朱允炆吩咐道。

徐輝祖聽聞之後,入宮拜見。

朱允炆賜座之後,詢問道:“燕王帶兵佈防沿海,可有戰報傳來?”

徐輝祖輕鬆地回道:“皇上,燕王統帥有方,研判倭寇作戰特點之後,採取了以亂打亂的方略,眼下大軍分散在沿海諸地,正在清剿一切上岸、近岸倭寇。前幾日傳來戰報,已殺倭四百餘人,這兩日尚沒有新的戰報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