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3頁)
章節報錯
衍聖公府也有一大家子人,也需要吃飯,需要活下去,需
要活得滋潤,活得瀟灑。讀書人種不了地,但只靠著朱元璋的俸祿,那大家活得還不如要飯的。
變通的衍聖公府擴大了田產,並藉助自身的影響與“權威”,控制著曲阜,影響著兗州府,甚至對整個山東有著強大的話語權。
為了鞏固衍聖公府的地位,擴大衍聖公府在民間的影響,孔訥決定鋌而走險,為疲累已久的山東百姓請命,阻止朝廷疏浚會通河。
這是一個高尚的目標,為了百姓,為了蒼生,為了大明!
孔訥清楚百姓的畏懼,知曉他們害怕徭役,害怕官府,但弱小的他們,不能也不敢反抗朝廷。但若是有一個帶頭人,那他們的畏懼就會減弱。
百姓嘛,只要多說幾次,他們就會聽從,成為自己的力量。
這次冒險,孔訥曾估計過,風險並不會太大。
若朝廷聽從百姓的聲音,放棄疏浚會通河,那衍聖公府將獲得無與倫比的威望,徹底在百姓之中站穩腳跟。
若場面失控,百姓亂了,那也與衍聖公府沒多少關係,該背鍋的是兗州知府衙門。
孔訥正在思考下一步如何佈置,下人匆匆來報:“朝廷派了天使,身負皇命而來。”
“什麼?”
孔訥驚訝不已。
自己這還沒多少動作,怎麼皇上先派人來了?
行人司嚴許伯進入衍聖公府,手持聖旨而至,孔訥連忙帶家眷做好迎旨準備,跪在地上,不安地聽著聖旨的內容。
嚴許伯讀到一半時,深深看了一眼孔訥,繼續讀道:“朕深知衍聖公於民間威望不凡,體恤百姓至微,為免百姓受奸佞之臣禍害,免鞭笞百姓於堤壩,特命衍聖公為會通河監工,負責匠人、民工排程,監察疏浚會通河之事,以保萬民無憂……”
孔訥渾身顫抖,哆嗦地叩頭道:“謝皇上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嚴許伯笑著說道:“監察會通河乃是朝廷大事,衍聖公得此皇命,可見朝廷尤重衍聖公府啊。”
孔訥臉色蒼白,乾笑著安排管家送上些許銀兩,將嚴許伯打發走了。
夜幕降臨,孔公鑑端了些晚膳至書房。
只有四十餘歲的孔訥在此時竟顯得有些蒼老,看著消沉與頹廢的父親,孔公鑑勸道:“父親,朝廷之命我們無法不從,不若從頭計劃。”
孔訥苦澀地看著孔公鑑,悲慼地說道:“為父安排了許多人,鼓動人心,讓百姓不要聽從朝廷徵調,以免受盤削之苦。可現在朝廷竟讓我轉而勸說百姓聽從徵調,讓我親自將他們送入火海,這無異於要了我的命!”
孔公鑑微皺眉頭,並不認可父親的觀點,道:“兒研究過朝廷文書,此番徵調匠人與民工,並非是往年徭役,而是發放有工錢。疏浚會通河或許對百姓並無害處,還能為其謀一條出路。”
“你懂什麼!朝廷說發放工錢就能發放工錢?官府貪汙,腐敗橫行,縱朝廷撥款百萬貫,落入百姓手中不過幾文錢!吃不飽,住不暖,還要捱打,百姓就是太過心善,才讓朝廷如此盤削!”
孔訥厲聲喊道。
孔公鑑看著偏執的父親,心裡難受地說道:“但聖旨已下,我們只能聽旨行事。”
孔訥眯著眼,目光中閃爍出一絲寒意,道:“請兗州知府鄭剛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