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改郵政還沒進行,順著驛站而來的安南使臣抵達了京師。

對於安南使臣而言,朱允炆並沒有興趣接待,只全權交給了內閣與禮部來處理。

在朱允炆看來,安南之所以還在,只是因為不到時候,至於這些使臣是來說明情況的,還是割地求饒的,都與大明無關。

那一塊地,一定會屬於大明,這個結果是斷然無法改變的。

倒是二炮局,終於等到了心心念唸的安南神機炮,在換裝了顆粒火藥之後,有效射程更是超出了六百步之遠,這讓二炮局極為興奮。

研究原因並進行仿造,成為了二炮局最緊迫的任務。

朱允炆親自送行朱棣,將五萬精兵交了出去,朱棣帶兵離開京師,直奔沿海諸多。

水師船隊大規模進入大海,鄭和、李堅、朱能、張玉等日夜在海上追殺倭寇,一時之間,驚濤駭浪,無數倭寇只能哀嚎著撤退,遠離大明的海域。

明軍不信奉什麼窮寇莫追,而是信奉痛打落水狗,凡是目光所及的倭寇,無論他們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無一例外,都歸藏大海。

易紹宗的名字,也成為了一個符號,激勵著無數軍士。

朱允炆帶著安全域性指揮史顧三審走在南京城中,時不時買點小物件,詢問下商家生意如何。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傳出,吸引了朱允炆的目光。

順人流而去,走不多遠便見一氣派酒樓,樓高四丈許,上下分了三層。門口用竹竿搭建門口,圍著彩帛,這就是所謂的“綵樓歡門”。

“皇上,這是縹緲閣,明面上沒有什麼背景,但真正東家卻是曹國公府。”

顧三審低聲道。

朱允炆淡然一笑,道:“看來李景隆還是有些本錢的,既然都來了,那就進去坐坐吧。”

縹緲二字,入門便可知。

縈繞的香霧如騰雲自地下而出,縈繞之間,倒似是仙境,抬頭看去,高處竟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一些房間珠簾繡額,搖曳著風情。

早有柔美的年輕女子迎上來,只眨了眨靈動的眼,便引著朱允炆向二樓而去。

“客官,是點些清茶,還是品些烈酒?”

女子盈盈詢問。

朱允炆站在樓上,看著街道上的行人,微微搖頭,道:“帶我們去三樓吧。”

女子微微驚訝,旋即笑道:“真不巧,三樓今日不迎客。客官想上三樓,還需等上兩日。”

朱允炆抬了抬眉頭,看向不遠的樓梯處,見一位女子正笑著帶人上樓,不由問道:“他們不是客?”

女子回頭看了一眼,又打量起朱允炆。

能入三樓的,不是朝廷重臣,便是京城巨賈。

至於眼前的年輕人,雖看似有些風度,衣著講究,卻不像是什麼王公貴族,至於巨賈,他身上連個玉佩都佩不起,能有多少錢……

“他們是有請帖的客人。”女子面帶微笑,招呼著朱允炆坐下,表示道:“這裡景緻也是不錯,不妨……”

“請帖嗎?”

朱允炆看了一眼顧三審,便走向樓梯口,女子連忙想要攔住,卻被顧三審抬手擋住,並警告道:“我們爺想去的

地方,還不需要什麼請帖。”

女子被顧三審的氣勢給驚住,等反應過來時,朱允炆與顧三審已上了三樓。

這裡清淨多了,大廳裡也沒有幾個人,大部分人都進入了一旁的包廂。

“小女子蘇秀,還請兩位大人出示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