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臂力!”

徐輝祖猛地一拍大腿,讚歎不已。

朱棣很是吃驚,燕王護衛之中竟有如此勇猛之人,而自己毫無察覺,埋沒了人才。

朱允炆很是滿意,聽場外震天的歡呼聲,就知道薛祿在這一刻有多高的人氣。

“薛祿,三百斤石!”

古樸在薛祿獻印兩次,放下石頭之後,高聲宣佈。

歡呼聲再次響起。

薛祿看向朱允炆的方向,單膝下跪,行了個軍禮,然後起身穿好衣服,傲然地退了回去。朱允炆不知道薛祿這個禮是給自己的,還是給朱棣的,但無論如何,是給大明的。

無論是先聲奪人,還是實力驚人,亦或是軍禮,都足以讓無數人記住薛祿這個名字。朱允炆甚至懷疑,這個傢伙是不是學習過營銷學,就這麼把自己給推銷了出去。

紀綱很是不服氣,原本自己應該成為這賽場上最亮的仔,結果竟然被無名薛祿給搶了先,實在是令人憤憤不平。

於是,當紀綱上場時,不等古樸發問,就徑直走向三百斤石,高聲喊道:“我紀綱,要挑戰三百斤石!不獻印三次,算我輸!”

“嘶!”

狂傲的語氣讓人不由吸一口冷氣,三百斤石,獻印三次,這傢伙若是成功,定能留下濃重一筆!

朱允炆目光一寒,臉上的笑意消退了許多,問道:“這是紀綱?”

徐輝祖沒有注意到朱允炆的表情變化,尤在歡喜中回道:“沒錯,有些本事,在山東武舉鄉試時,一舉奪魁,有囂張的底子。”

朱棣察覺到了異樣,謹慎地問:“皇上知道此人?”

朱允炆想都沒想,反問:“燕王叔不認識他?”

“呃?”

朱棣有些疑惑,看了看紀綱,莫不是自己應該認識這個傢伙?不認識啊,他是山東舉人,不是北直隸的,再說了,他不是衛所出身,也不是自己的老部下。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氣,紀綱啊紀綱,這個永樂年間最狠辣、最無恥、最能誣陷人,最能殺人,最能搞陰謀的錦衣衛指揮史,竟然出現在了自己的武會試之中!

這個傢伙就不是個好東西啊,解縉之所以被朱棣給幹掉,他的誣陷功勞是少不了的,搞陰謀政變,搞到了朱棣的頭上,還學趙高指鹿為馬,最後的結局,也就是三千多刀的事。

因為沒有靖難之役,他估計是沒機會投靠朱棣了,武會試倒是給了他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只不過,也只是個機會罷了。

朱允炆清楚紀綱這種人使用起來是最趁手的,看誰不順眼,他會給自己蒐羅一堆罪狀,不管有的沒的,肯定會找出來,覺得誰該死,不用明說,就說一句“某某還在嗎”之類的話,他肯定會讓某某活不了……

紀綱越想向上爬,越會聽從朱允炆的命令,甚至是不擇手段,殫精竭慮。

這是一條狗,吃人的狗。

朱允炆沉默了。

如果紀綱中式,此人安排到軍營,定是軍士的災難,安排到安全域性,就以顧三審等人的正人君子德行,未必能幹得過腹黑至極的紀綱。

“好厲害的紀綱!”

解縉驚歎了一聲。

朱允炆抬頭看去,紀綱雖沒有將三百斤石高舉頭頂的壯舉,但卻做到了四次獻印,朝著四個方向!如此臂力,也足以證明此人本事非凡。

“此人可入都督府。”

徐輝祖想要紀綱。

朱允炆瞥了一眼徐輝祖沒有說話,真的給了你徐輝祖,你能控制得住嗎?說不得不出十年,你的腦袋就已經在他的刀下了。

接下來的舉石就顯得有些平平無奇,甚至有武舉人挑選二百斤石失敗,直至林昭雪登場。

朱允炆聽著這個名字,還以為是來京師告御狀的。

顧三審凝眸盯著林昭雪,此人身上有著莫名的熟悉感,但就其容貌而言,確實是不曾見過。原以為林昭雪是個厲害人物,會選擇三百斤石,結果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最低的二百斤石,甚至在提取的過程中,下盤也有些不穩,搖晃了幾次,才勉強算是成功獻印。

林昭雪表現如此不堪,讓顧三審有些看輕此人,原本的憂思與疑惑,也被沖淡了許多。

丟下石頭,林昭雪松了一口氣,抬手想要擦汗,手到半空又收了回去,兩腿有些不自然地邁著步子,緩慢地退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