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需要幫他們一把(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了不連累馬恩慧等人,朱允炆乾脆就住在了武英殿,這才躺下沒多久,安全域性的奏報就遞送過來。
文書有三份,皆來自山西大同。
朱允炆審視著文書,拿出了第一份文書。
武定侯郭英奏報,瓦剌馬哈木已率部出現於大同以北三百里處,隨時可能進攻大同,同時為了寬慰朱允炆,還特意強調了下城中軍士士氣高漲,新兵之策極得到人心,並保證堅守城池,誓死不退。
對於大同城防朱允炆十分自信,郭英熱血澎湃的用語,在朱允炆看來就是政治秀場,先渲染敵人的強大,再喊幾嗓子與城池共存亡,最後敵人退走,回頭一笑:皇上,賞賜呢。
郭英的文書放在一旁,拿起了第二份文書,這是一份多人署名文書,即有郭英的名字,還有大同安全域性千戶顧雲的名字,最後還加上了楊溥。
雖然署名權給了三個人,但看內容,主筆人怕只要楊溥一個。
楊溥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那就是主動與馬哈木接觸,挑唆其與哈什哈的關係,以謀求瓦剌內部出現分裂,繼而削弱整個瓦剌的勢力。
而對於楊溥提出的大膽計劃,郭英點了頭,顧雲也沒意見,文書中都寫得清清楚楚,可唯一讓朱允炆鬱悶的是,這三個人捏咕在一起陰謀了半天,竟然把胡濙給出賣了……
因為他們選擇的計劃執行人,正是胡濙。
郭英不能去和馬哈木聯絡,萬一被人彈劾通敵,十八個腦袋也不夠砍的。顧雲也不願意去,城中需要自己盯著,以保證安全。
楊溥一攤手,我是出主意的人,你們見過誰出主意誰上的嗎?
思來想去,他們就選中了胡濙。
朱允炆有些擔憂,要知道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份文書的落款日期是七日之前,胡濙肯定被這群人忽悠出去了,馬哈木可是一個大膽至極的野心家,萬一把胡濙咔嚓了,自己損失可就大了。
擔憂也沒用,收到的文書,不是已經發生的事,就是即將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想傳個訊息回去,怕也無濟於事了。
朱允炆只能祈禱胡濙不倒在這一次的秘密外交上……
拿起第三份文書,朱允炆微微一愣,這並不是什麼緊急軍情,而是一份大同都司與山西都司的聯合調查報告。
這件事的起因在去年,劉長閣戰死的兄弟妻女被趕出衛所,流離失所之下,李小舞被迫賣身於商人,進入京師賣藝。劉長閣以同意晉商出關三次的條件,換取了李小舞的自由身。
當時,朱允炆下令徹查各地都司,調查自捕魚兒海之戰以來,所有衛所中侵吞戰死軍士撫卹與田產之事。時隔一年多,這件事終於調查完成。
“去,把徐輝祖、宋晟給朕叫過來!”
朱允炆冷著臉吩咐道。
內侍不敢怠慢,雖然已是晚上,還是連忙去傳旨意。
徐輝祖、宋晟都沒有回家,就住在中軍都督府,聽聞訊息即刻入宮。
朱允炆拿出了衛所調查報告,對徐輝祖問道:“自去年七月開始,至今年七月結束,眼下都要九月了,為何只有山西有報告,其他地方都司都沒有任何訊息,是盼著朕將此事遺忘嗎?”
徐輝祖連忙解釋道:“皇上,這件事調查起來難度很大,加上年限有些長,調查起來並不容易。雖有一些地方完成了調查,但大部分都司與衛所,依舊沒有文書送到京師。”
朱允炆將文書丟了下去,厲聲道:“到底是調查難度大,還是自己查自己查不了?給各地發文書,在大朝覲之前他們若不能送上文書,自衛所指揮起,一律革職,若有欺瞞弄假,知情不報,惡意庇護者,一律嚴懲不貸!告訴各地都指揮史,這件事不辦好,就遞送辭呈吧!”
徐輝祖連忙答應,領著文書走出了武英殿。
宋晟看著徐輝祖的臉色,道:“皇上痛恨貪墨,這件事我們還是需要解決。畢竟戰士軍士就那點撫卹,人死了,還動這一筆錢,這種人屬實不適合留在軍中。”
徐輝祖何嘗不知道這一點,感嘆道:“你也看到了,山西一地,就調查出五百餘起,波及千戶、百戶數十人,就連都司衙門的人也都有牽連,但皇上批覆之後,怕會有不少人倒黴。”
宋晟凝重地問道:“府事擔心他們?”
徐輝祖擺了擺手,無奈地說道:“他們倒黴與我們何關?只不過事情調查出來了,後續如何處置?這些人貶官殺頭都不要緊,但如李小舞一家那樣的,朝廷總需要給出撫卹吧,錢糧誰來出?眼下朝廷戶部困難,北方又有戰事,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額外開花銷啊。”
宋晟明白了徐輝祖的擔心,他是擔心各地衛所調查報告都送上去之後,朱允炆又要朝廷出錢安撫這批遺孀及其子女,山西上報五百戶已經是保守的了。
統算兩京一十三省,這不得有幾千、上萬戶,補貼撫卹是需要錢的,就算是一戶給個三十兩,那就是三十萬兩。
如此龐大的支出,誰出啊?
今年財政已經要見底了,十月還有武舉考試,十二月還有大朝覲,哪裡不需要花錢……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