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不爭,便是最大的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他們真的認為楊士奇的提升與否,是由他們來決定的?
就楊士奇的所作所為,建樹功勞,吏部都看在眼裡,皇上也看在眼裡,即便是你們兩個人再壓制,也壓制不住楊士奇。
但解縉終還是選擇了接受,不是因為交換,而是因為只憑著一封《大明二世,吾皇應勤勉於政,臨朝奉天》奏疏,無法真正拔除鬱新與黃子澄。
砍掉一些小枝小葉,無法撼動他們的根基,反而會讓他們記恨自己。與其那樣,不如賣他們一個面子,等待下一個更有利的機會。
解縉起身,什麼都沒有說,離開了內閣。
鬱新將那一份奏疏給燒掉了,黃子澄很是不甘心,道:“我們再寫一封奏疏,只談皇上不上朝之事!”
“還有這個必要嗎?”
鬱新看了看桌案上的聖旨與批覆好的文書,很明顯朱允炆已經不是簡短的批條治國,而是認真地在處理政務。
既如此,他見大臣也不會太遠,繼續說皇上的不是,已經沒什麼意義。
但黃子澄明顯沒有這樣的覺悟,道:“此事不宜做大,可找兩三個御史發聲。”
鬱新擺了擺手,不情願地說:“你看著辦吧,我有些疲累了。”
山東,青州。
廣袖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建起的營寨,心頭有些發涼。
耿炳文不愧是耿炳文,這個大明極厲害的防守大將,將防守做到了極致!依託民居,封鎖了青州城西面的岱宗門、南面的阜財門、北面的瞻辰門,只有東面的海晏門暫無明軍,也不見封鎖。
但是廣袖很清楚,圍三闕一是兵法常見之事,“闕一”不是“丟一”,耿炳文絕對不會允許自己活著從這裡離開!
原以為手握數萬人,足以擊敗耿炳文,繼而攻略青州府,西窺兗州、濟寧,一旦兵發會通河,定能吸納數十萬人加入白蓮教,到時,白蓮教眾將控制山東!
然而!
耿炳文雖然最初人手不多,但他卻極擅防守,又兼手下一批人勇猛善戰,不畏生死,硬生生擋住了自己的進攻。
現在,耿炳文得到了各地衛所支援,兵力已達三萬,而自己手中的教眾,已經不足四萬,更要命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站不起來了。
糧食!
城中太缺糧食了,哪怕是挖地三尺,將所有糧食都找出來,也不夠那麼多人吃的。
齊王害了白蓮教,害了自己!
廣袖眼睛有些通紅,看著一旁沉默的沫兒,道:“你聽到訊息了吧,王金剛奴已經死了。”
沫兒微微點了點頭,雖然訊息是明軍傳出的,但沫兒相信這個訊息是真的。
陝西那裡就不適合造反,地勢險要,盤踞一方還可以,想要跑到平原上與明軍正面交鋒,想要贏下來實在是太難。
王金剛奴的第一次失敗,就已經說明了這個結果。可是他再次行動,被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也不知佛母如何。”
廣袖有些擔憂。
沫兒嘆息道:“明軍沒有提佛母,說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佛母去找了天王,從這一點來看,佛母是安全的。”
廣袖鬆了一口氣,疲憊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笑意,道:“青州城我們是守不住了,但我不會讓耿炳文好過,我會給他送一份大禮!”
沫兒轉身,看了看城中的百姓,皺眉道:“姐姐,我們輸了,就給他們一條活路吧。”
廣袖一把抓過沫兒,剛想呵斥,卻看到了那張蒼白的臉上,已是淚流滿面,不由心頭一軟,說道:“他們還有最後一個使命,完成了,他們就能活下去。”
“什麼?”
沫兒輕聲問道。
廣袖沒有解釋,而是拉著沫兒下了城牆,命人搬出所有的糧食,讓大家吃一頓飽飽的晚飯,然後下令道:“五大天王、五大金剛、七大護法,隨我夜出海晏門,佯裝逃往昌樂,明軍必會調動軍士追趕,我等於巨洋水伏擊明軍。”
“第二天王、第三天王,一旦明軍東進,你們需出南門、北門,襲擊明軍的後路!沫兒,你負責帶城中主力,襲擊耿炳文的糧倉——玲瓏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