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寧正而斃,弗苟而全(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允炆看著於文明,笑道:“我送出這件禮物,只是提前酬報罷了,他日于謙若可成才,定會如文忠烈一般,名留青史,萬古流芳。若這畫作能鞭策他求知奮進,一切都值得。”
於文明深深看著朱允炆,肅然道:“教導孫兒成才,乃是我等理當為之,怎可收你酬報?”
朱允炆解釋道:“於公,我說的酬報,是給於謙的……”
“呃……”
於文明、於彥昭傻眼了。
“那就這邊請吧。”
於文明終於收下,請朱允炆等人進入供堂,並命於彥昭去帶于謙過來。
朱允炆看著供堂上的文天祥畫像,沉默良久。
文天祥是一個奇特的人,他在最危難的時候起兵抗元,在大廈將傾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樣的英雄,正是中華文明的魂魄所在!
後世人都知道那一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在朱允炆看來,那一首《正氣歌》更應該被人傳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一個人的氣節,不在於太平時,不在於日常,而在於“時窮”,在於“絕境”。
他的氣節,他的抗爭,他的被俘,他的犧牲。
他以身殉志,以死贏天下!
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世人,做人要有骨氣,做人要有氣節,做人要無畏,要上不愧天穹,下不愧厚土,中不愧為人一世!
朱允炆突然想到了什麼,張口道:“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
於文明讚歎道:“好一個‘寧正而斃,弗苟而全’,文忠烈若泉下有知,當含笑矣!”
朱允炆有些尷尬,這哪裡是自己的話,不過是剽竊于謙的話而已,不過那是歷史上的于謙,可不是此時此刻的小不點于謙。
於彥昭站在門外,也深深敬佩眼前的年輕人,一個能崇敬文天祥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壞人。
“謙兒呢?”
於文明看著於彥昭一個人進來,不由有些不快。
於彥昭無奈地說道:“被內人帶出去看交租的去了。”
“交租的有什麼好看!”
於文明很是鬱悶,眼前神秘的公子即能拿出文天祥的畫像,還能隨口便說出一段精闢的瞻仰之詞,可見是有些水平的,若於謙能受其指點一二,或許能少走不少彎路。
“何處交租?”
朱允炆起了興致。
“自然是農稅縣司,這不是已經七月半,該繳納夏稅的也該繳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