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得的小友?

於文明、於彥昭愣住了,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自己府上有哪位小友了不得,值得這位親自上門。

朱允炆見兩人不明白,索性攤開了直說:“我要見於謙。”

“于謙?”

於文明瞪大眼,於彥昭站起來警惕著。

于謙哪裡是什麼小友,那是小孩好不好,你這人怎麼這麼不懂事,哪裡有登門拜訪不是為了主人家,而是為了一個還不到三歲的娃娃?

他該不會是想搶走自己的孩子吧……

“你這是何意?”

於文明畢竟是朝廷裡混過的人,場面還是見過,轉眼便鎮定下來。

朱允炆搖了搖頭,說道:“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見一見他,說幾句話就走。”

於文明提醒道:“這裡是於家,不遠處便是錢塘縣衙。”

朱允炆點了點頭,端過一杯茶,吹了吹,說道:“看一位小友總不犯法吧?”

於文明神色不定,眼前的人身份不明,又不像是本地人,外地來的還能直接喊出自己孫子的名字,指名道姓要見一見,他到底有什麼目的?

朱允炆見這兩人默然不語,便擦了擦手,對身後的薛夏伸出手,薛夏從身後包裹裡取出一幅畫軸,交給朱允炆,朱允炆拿著畫軸,對於文明說道:“不見也無妨,這幅畫留給他吧。”

於文明皺眉接過畫軸,展開一看,深吸一口氣,激動地看著朱允炆,道:“你,你從何處得來此作?”

於彥昭湊近一看,也是眼放精光。

畫中之人只有三十五六的樣子,一襲朝服,兩袖清風,雙眸遠瞻,眉間憂愁,似在悲憫山河,心憂社稷。

這是文天祥!

於文明一眼便可辨出!

這一幅畫像,比自己家裡掛著的畫像更得其真,更能表現文天祥為國為民的情懷。

朱允炆平靜地說道:“這一幅文忠烈畫像,是其任職寧海軍節度判官時為吏民所繪,不說是人間孤本,也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的真作。聽聞於公敬重文忠烈,想讓兒孫如其一樣精忠報國。既然如此,那這幅畫便送給他吧。”

“這,這實在是太貴重了。”

於文明不敢收,雖然極是不捨,但畢竟是君子,捲起畫軸遞給朱允炆。

一幅畫很貴重?

確實是如此。

朱允炆很清楚,在這個沒有照相機的年代,人畫像的成本是有些高的。

首先你需要找一個很厲害的畫家,其次你還得一動不動,再次,畫好了還得上色,這裡的上色可不是簡單的弄點顏料,考慮到這些畫像想要留給子孫後代,通常上色都是用的礦物色,比如硃砂,雄黃、石綠、青金……

沒點錢,最多你就是個簡筆畫素描……

這還不算完,一些細節還得注意,如果你這個是七品官,畫師不小心在衣服上畫了五品官的禽獸,你又沒注意就掛起來了,萬一哪天跪著看午時三刻的太陽,才想起來都是禽獸惹的禍,那實在是太悲催了……

活著的人弄一幅肖像畫容易,畢竟還沒死,找人畫一幅就是了。可是歷史中的人物,人都走了一百多年了,你找誰畫去?看不到真人,總不能看著空白紙張,在那裡嘀咕:一個丁老頭,欠我倆雞蛋,我說三天還,他說四天還……然後就成了吧。

歷史人物的畫像是極為珍貴的,加上這個時代還不流行批次複製,也沒有人膽子大到拿文天祥的畫像去賺錢,所以能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畫像,是極為珍貴的。

不誇張地說,真正接近文天祥本身的畫像,整個大明不會超出五幅真品,而這就是其中之一。

說它貴重,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