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看著腳步踉蹌的老父親,在這一刻,他真的老了。

哐當,房門關上了。

李晟悲痛不已,眼淚止不住地流淌。

若建文皇帝與太子還好好的,定不會允許朝堂人心惶惶,不會允許金陵陷入空前的緊張境地。這種危機,已經遠遠超出了糧食危機,超出了

所有人的預料!

到現在朱允炆還沒露面,甚至連太子朱文奎也沒出來監國,說明什麼,已不言而明。

老匠人黃九二坐立不安,見黃二月、陳餘回來了,連忙上前。

垂垂老矣的劉氏也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拄著柺杖,在王氏的攙扶下走了兩步,老眼昏花地看著前面:「二月啊,坊間訊息都是假的,對不對?」看書菈

黃二月上前抓住奶奶的手,大聲說:「奶奶,我和陳餘沒入宮,宮裡戒嚴了,連我們的腰牌也被收走了。」

黃九二臉色一變,黃二斤更是直接蹲坐在門檻上悲傷。

宮內戒嚴,以前可是沒這麼嚴過啊。

王氏也清楚,坊間訊息絕不會空穴來風,要知道說皇帝與太子不好,這種事可是要殺頭的,誰敢造皇室的謠言?

可偏偏,訊息不僅滿天飛,還傳得人盡皆知。

「都是代王惹出來的,若不是他,皇上沒有將他們全家誅殺,簡直是太過仁慈!」

黃二斤咬牙切齒。

陳餘紅著眼,可不是,皇上一直以來都是仁慈的,甚至仁慈過頭了。若是將代王全家都滅了,說不定就不會有今日之禍。

可正是因為這種仁慈,皇上才會深得人心。

想想五十萬山西大移民,若不是皇上仁慈,誰能想到會安家北平如此順利,誰又會想到,自己會跑到金陵來,為皇室做事?

王氏看著默默傷感的母親,嘆息道:「九二啊,你去拿上錢,咱們去天界寺,為皇上、為太子祈福。」

黃九二連連點頭,回屋取了錢出來,帶上一家人出了門。

這一日,天界寺擁堵,一個時辰走不了百步。

夜色降臨,依舊擁堵,時至三更,四更,人流如故。直至天亮時,黃九二一家人才到了佛堂,拜了之後,又去了英烈碑廣場。

這裡圍坐了許多人,都在希望大明的英烈們在天有靈,護佑大明的帝王與太子。

百姓無他法,只能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願望。

短短兩日,香燭斷金陵。

局勢越發不利起來,內閣也掩蓋不住訊息,皇帝不省人事,太子失蹤不知生死的訊息還是被百官得知。

內憂外患,朝政無人管控,百官在不安之中保持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安靜。

但在第三日,這種安靜還是被打破了。

給事中陳繼之公然呼籲:「建文皇帝昏迷,太子失蹤,國不可一日無主,當選一人代理監國,暫行君權,以確保政務通達,保前線無憂。」

一石落,千重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