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太子智慧,二炮局未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舉動直接的結果便是,身在此處的山西人回去看看,帶著糧食回去過年,支援自家的父老鄉親渡過難關。
朱文奎將一場糧食危機轉化為了親情回家之旅,轉化為了團聚之行!
沒錯,這些百姓加上京軍,其實並不可能送上海量的糧食解決山西的問題,但這些動作的聲勢大,影響大,可以彰顯人心,也告訴天底下所有人,移居他處的百姓生活得都好好的。
夏原吉敬佩不已,朱文奎似乎繼承了朱允炆的睿智,他不僅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只考慮問題本身,還考慮更多的東西。
「若是如此,晉商為得晉民人心,定會跟著一起行動。朝廷再調山西周圍糧倉之糧,那這場糧食危機可解。」
夏原吉沉聲道。
朱文奎微微點頭:「與內閣商議之後,若無問題便早點辦吧。至於調京軍,我會去找父皇說。」
….
夏原吉瞭然。
朱允炆在送走鄭和、朱棣等人之後回到北京後基本上是三日一朝會,平日裡不知去了哪裡,是不是在後宮忙著造人,還是微服私訪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官員們知道的並不多,坐在武英殿處理公文的,主要還是太子。
但軍政、宗室、二炮局等文書,還是直送朱允炆,並不送東宮。
所有官員都已經習慣了,別看朱文奎年紀不大,可和朱允炆一樣都很聰慧,記憶力很強,善於總結經驗,加上經過遷都籌備這些事的磨鍊,更讓朱文奎顯得沉穩了一些,太子處理公文就處理吧,反正當年老朱也是這樣乾的,只不過那時的朱標剛剛成年。
北京西山。
一枚炮彈飛過長空,落入石灰圈內炸開,揚起灰塵。
朱允炆放下望遠鏡,滿意地點了點頭,對陶增光、胡元澄等人說:「黑火藥的威力已經接近盡頭,繼續研究下去,也無法更多提升其毀傷效果。」
陶增光、胡元澄等人連連點頭。
胡元澄感嘆道:「這兩年我們一直在最佳化配比,提高純度,可始終可以感覺到瓶頸。畢竟最佳配比已然找到,材料純度也已到了難以再增加的地步,若一味增加火藥用量,確實可以提升射程,但對於火器本身也是一種損害。」
陶增光跟著說:「雖然二炮局已經在尋找新的材料來取代顆粒火藥,可目前並沒有什麼進度。火藥司的人也很苦惱,前面到底還有沒有路,有些人產生了懷疑。」
朱允炆想了想,讓陶增光召集二炮局所有匠人。
二炮局的匠人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千六百餘人,正是他們保障了大明軍隊的火
器應用,也是他們不斷創新、最佳化,這才有了膛線火銃、膛線神機炮,讓更先進火器出現在大明。
看著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朱允炆站在高臺之上,肅然喊道:「朕聽聞有些匠人擔憂火器的研究已到了盡頭,再多的研究也不會取得新的突破。這樣的話朕是不認可的,回到十二年前,洪武火銃破皮甲是多少步?五十步!洪武神機炮普遍射程是多遠,不過三里!」
「可經過這些年來的研究、改進,如今新式火銃不僅可以實現一百五十步外破皮甲殺傷,還讓神機炮的射程突破了十里!若當年有人喊一嗓子,神機炮射程可達十里,你們誰會相信,誰敢相信?」
「沒錯,沒有人在那個時期會相信如此荒謬的話。可如今你們做到了,曾異想天開、無法實現的射程,在你們這裡已成了現實!那你們為何就沒有勇氣,將二十里、五十里,一百里作為下一個目標?」
「火器研究到了盡頭,這是多可笑的想法。朕告訴你們,你們距離真正的火器還遙遠得很,真正的火器不僅可以實現千里外的襲殺,還能一發彈藥毀滅一座村落,一個城鎮!而這種毀天滅地的火器,才是真正的火器!」
陶增光、胡元澄張大嘴巴,所有匠人駭然。
沒有人懷疑,但所有人都已震驚。
毀天滅地,這才是真正的火器嗎?
世上當真有這樣的火器嗎?
一個匠人站了出來,喊道:「皇上,那二炮局當真會繼續存在,一直研究下去,直到研究出可以飛行千里、毀滅城鎮的火器嗎?」
朱允炆哈哈一笑,肅然回應:「諸位,二炮局與國同休!大明不滅,二炮局永存!」
39314883.
...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