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猷、廖鏞對視了一眼,帶正學書院的人排隊經過龍門。

進入其內,則分有兩個道路,以欄杆分出左右。

前面有先生負責檢查,檢視是否參考之人是否攜帶作弊之物。因為府學主動提供了筆墨紙硯,加上考完一場可以離開府學去吃飯,也不用隨身帶幾個饅頭,盤查起來簡單多了,只要身上不帶書、紙,衣裳裡面沒亂寫亂畫就行了。

以前參與科考,一個人一個坑,都待在號房裡面吃喝拉撒睡,脫掉衣服看看小抄還是有機會,可隨著教育不斷變革,考試已經沒機會脫衣服了……

大家都在教室之內,兩個先生一前一後,窗戶外面還有時不時走過來偷窺的安全域性的人,誰也不可能考試期間玩脫衣的把戲。

檢查很快,分開進

入教室之內,一個教室四十人。

在所有參考之人進入教室後,參考之人研磨準備,在知府何文淵、教授孫安、監察御史江圓,安全域性千戶許勳同時在場的情況下,將考試試卷從刷印院中搬運出來。箱子開啟,交付各個教室監考之人。

吳鼎領了一疊試卷,走入自己需要監考的教室,對眾人指了指試卷的封皮與火漆:「試卷未開封,此輪考試為儒學,作答不得超過一個半時辰。作答期間不得來回張望,不得交頭接耳,更不得隨意離開坐席。」

「若有身體不適,可抬手告知,一旦違規,可能會取消此輪考試成績,乃至取消今年應考資格。若發現有人公然作弊,按國子監與府學規定,五年內不得應考。諸位可沒幾個五年可耗,莫要因小失大。」

試卷發放,各自作答。

院內。

何文淵審視著應考名冊,對孫安問:「林嘉猷、廖鏞可是方孝孺身邊最得力之人,他們參與考試,是想進入北平國子監,離開方孝孺嗎?」

孫安搖了搖頭:「難測其用意。若他們當真進入北平國子監,興許還是個麻煩。」

何文淵有些頭疼。

林嘉猷、廖鏞學了一輩子正宗儒學,更繼承了方孝孺的「復古」思維,極端推崇周朝,認為朝廷禮儀、制度都應該向周朝看齊,所謂的「克己復禮」,復的便是周禮。

他們批判眼下的朝廷禮制與革新,尤其對國子監雜學日益興盛很是不安,時不時有人跳出來罵幾句,像是國子監研究出了火車,可謂震驚世人,可對於正學書院的人,他們卻以為「非為人力,豈能為人」,「鋼鐵猛獸呼嘯而過,燒的非是煤炭,而是民脂民膏」,「窮國之力,鑄一木馬,省卻財力,可富萬民」等等。.Ь.

何文淵受國子監新學影響很大,加上妻子葉靈兒是永嘉學派的人,推崇調查與研究,實踐出真知,對於方孝孺這些人並不喜歡。

可偏偏這些人還很有影響力,在臺州府,甚至是整個浙江行省,都有著相當大的影響。若是林嘉猷、廖鏞當真透過府學考試進入北平國子監,那他們的目標很可能不是進入那麼簡單,而是想要對改良儒學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