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和平(第2/3頁)
章節報錯
瞿能含笑:「瓦剌人不欺大明,大明不負瓦剌。」
還有盔甲營帳,無數皮甲堆積在一起。
瞿能是來者不拒,安排軍士全部運走,不管如何,先弄走,實在不方便攜帶也能燒掉,總不能留給瓦剌。
馬刀、弓箭、皮甲,還有戰馬!
瓦剌低頭低得乾脆,做得徹底,統統交給了瞿能。
大明軍士開始牽走瓦剌戰馬,瞿能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
沒有了戰馬、馬刀、弓箭的瓦剌人,等同於失去了八成戰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站出來作亂,反抗大明。
薩穆爾公主抬手指向北面的高臺,對瞿能說:「瓦剌族人大部已至,瞿都指揮使有什麼話,儘管去說。」
瞿能看向南面,無數瓦剌人構成了一個個方陣,有悲傷的老人,痛苦的男人,不安的女人,不知所措的孩子。
登高臺,溫潤的南風吹起衣襟。
瞿能看著近三十萬瓦剌族人,目光深邃。
趙通安排軍士抬來兩個大鼓擱於高臺左右,馬哈麻火者、李俊拿起鼓槌。
擂鼓!
鼓槌敲震,沉悶的聲音踩在人的心臟之上。
咚咚!
原本嘈雜的瓦剌方陣隨著鼓聲傳蕩逐漸安靜下來。
瞿能拿出聖旨,展開之後,氣沉丹田,以洪亮的聲音喊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元退中原,分裂東西,韃靼既滅,瓦剌膺服,天道循理。朕主江山一十二年,御極乾坤四極,如今四海波平,三山草長……」
「刀兵相加,生死頃刻,父母含淚,妻哀子孤,人間慘劇!朕願開太平之基,修萬年之好。自聖旨之日起,瓦剌族人與大明子民無等差之別,無尊賤之別,親如一家。朕曰:瓦剌人,同屬大明子民!可修大明文字,明大明禮數,進入大明府州縣學與國子監,可入朝為官……」
「朕承諾,瓦剌不負大明,不起刀兵,不飛箭矢,不縱馬掠害,大明軍士絕不殺戮瓦剌族人,不殘斷瓦剌人肢體,不毆打瓦剌一人。一應管理,悉歸地方衙署,依《大明律》及瓦剌內部習俗共商議決!」
聖旨的內容很長,不僅介紹了大明的宏觀政策,還介紹了一些細微政策。加上每讀一小段,需要傳令兵齊聲吶喊,確保聖旨內容被更多瓦剌人知曉,消除他們的不安與牴觸情緒。
足足讀了近半個時辰,瞿能才將聖旨讀完,然後看向一眾瓦剌人,喊道:「大明敬佩瓦剌人的英勇無畏,你們臣服朝廷,是大勢所趨!兀良哈、韃靼悉數為大明所敗,帖木兒號稱最強的騎兵也折損在了昌都剌,大明國力蒸蒸,完全有能力同時打三場三十萬軍隊規模的戰爭!」
「馬哈木、把禿孛羅、捏烈忽代表瓦剌,與大明皇帝簽下和平盟約,不是因為你們輸在了戰場之上,而是因為你們輸在了火器、文化、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皇帝說了,歡迎瓦剌更多的年輕人進入學堂,瞭解大明的強大,瞭解大明的偉大!」
「諸位,願和平降臨於草原之上,願你們在瞭解大明的偉大之後,能以身為大明子民而驕傲!願這一片草原之上,再無苦難與殺戮!」
瞿能深深看著瓦剌人,目光中無悲無喜。
無論這些人心中怎麼想,他們的命運在馬哈木等人低頭的時候已經決定了。
在大明身邊,以大明為敵,這樣的勢力在大明具備碾壓的強大之後,只有毀滅與投降兩條路可走。
不選擇死,只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