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沒有流血,沒有敬畏(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榮的意見是又打又拉,打人的是大明,拉人的還是大明。
這個提議是對的,不流血,他們不知道大明的厲害,不知道大明的厲害,自然也就不會真正臣服,說不定改天喝點酒,腦子一晃,就冒出來反抗大明瞭。
手中有火器,和有火器不用不是一回事。
朱允炆看向鐵鉉、袁嶽等人:「看來楊尚書的提議你們都滿意,既是
如此,那就命袁嶽帶八千軍士入烏斯藏吧,讓沐晟與雲南都司負責後勤之事。」
「臣領旨!」
袁嶽肅然答應。
朱允炆叮囑道:「讓霍鄰、陳誠隨軍一起去吧。兵至烏斯藏,不可濫殺無辜,那裡的百姓,遲早也是大明的百姓。」
袁嶽應下。
朱允炆擺了擺手,讓眾人退下。
烏斯藏的問題朱允炆並不甚擔憂,袁嶽帶領的軍士有過蔥嶺訓練的經驗,適應過高原環境,裝配了火器的他們沒道理會輸,哪怕是敵人佔據地利,也無法阻擋火器。
那裡最大的問題不是征服與進入,而是如何治理,那裡的佛信仰太盛,不讓他們信佛改信大明皇帝是行不通的,讓他們的百姓捨棄佛教,做個老老實實的百姓也不可行。說到底,大明在那裡確實需要藉助尚師的力量來控制烏斯藏。
「看來在徹底控制烏斯藏之後,需要扶持一個尚師,讓他甘願修改經文,將順從大明與順從佛祖放在一起。」
朱允炆清楚這樣很難,但對於等級森嚴的藏佛教,總有人想向上爬,總有人有野心,大明也總會有機會。
駐軍加扶持,將忠於大明的思想滲透在經文之內,這是朱允炆能想到最穩妥的法子了。
烏斯藏交給袁嶽去解決,朱允炆要解決的事情還有很多,尤其是衛所裁撤與合併問題,裁撤哪裡,合併哪裡,事關許多軍士與將領利益,不處理好會生出亂子。
除了軍務外,朱
棣一直沒表態,讓朱允炆也有些頭疼,朱棣若不去美洲,自己還得物色其他人。
不行,還得四叔去。
他留在大明事太多,得找個人當說客。
39314235.
...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