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輸煤定遠,冶金銀(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月,金陵滿芳菲。
遷都事宜開始提速,兵部、禮部、刑部抽調過半官員前往北平,國子監經過自願、薦舉、考核,選出了三千監生,在李志剛、葉靈兒等人的帶領下,先一步出了金陵。
與此同時,二炮局、科技局、兵仗局也開始拆運相關器械與物資,借調水師船隊,開始向北平方向分批北遷。
考慮到北平皇宮需要打理,朱允炆與馬恩慧商議之後,決定將三分之一的宦官、宮女先一步調去北。
在朝廷先遣先行的同時,敏銳的商人早就做好了準備,該置辦的鋪子置辦了,金陵的鋪子也找到了接手之人,那就一路向北吧。
大量的商人拖家帶口,攜帶著夥計行走。或乘運河船隻,或行於運河兩岸的官道之上。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遷都,而是一次人口大遷移。
這次人口遷移,官府並沒有要求金陵百姓、商人同行,但一些百姓還是舉家跟上,這些百姓多是金陵買賣人,手中有些資產,知道新京師存在著大量的機會。
英烈商會、晉商商會與新出現的徽商商會,雖然沒有明說將總部遷到北平去,可人員安排上已經這樣做了。
繁忙的長江河道中,駛入一艘蒸汽機鐵船。
龍江碼頭。
水師都督府李堅親自帶人迎接歸來的鄭和、楊榮等人。
李堅見鄭和麵容憔悴,楊榮的臉也變得粗糙了許多,不由感慨:「戰場最是催人老,兩位辛勞。」
鄭和擺了
擺手,聲音如以往一樣洪亮:「敘舊的話後面再說吧,我們需要見皇上,越快越好。」
李堅微微點頭:「皇上知你們來,已在武英殿等候。」
鄭和、楊榮等人上了馬車。
楊榮挑著簾子,看著外面遷移的百姓,嘆息道:「這次遷都,金陵怕是會折損不少元氣。」
鄭和閉目眼神。
李堅面帶笑意,解釋道:「遷都如水閘放水,這裡的水位雖然落了下去,但豐盈了其他地方。只要等待一段時日,水庫裡的水一樣會上升起來。朝廷考慮到了金陵可能受到的損傷,做了相應安排。」
楊榮見離開的人面帶笑容,憧憬著未來,便落下簾子,對李堅問:「聽聞朝廷在強行改土歸流?」
李堅重重點頭。
楊榮微微皺眉:「強行改土歸流,很容易造成戰亂,那些土司與百姓怕是會流血。眼下朝廷威嚴無雙,外無大敵,其實可以一步步蠶食,無需如此急切。」
李堅無奈。
皇上急著解決土司問題,他似乎因為車裡土司造反的事厭倦了嬗變,轉而採取激烈的手段,長痛不如短痛,一刀切了。
「這其中雖有問題,但從目前來看,尚未傳出大的麻煩。」
李堅開口。
楊榮瞥了一眼李堅:「縱是改土歸流結束,也不會傳來大的麻煩吧。我只是擔心人心離散,擔心那裡的百姓受苦。」
以那些土司分散的力量,一個小土司幾百人,大點的土司幾千人,往往不過萬,
可以拿出來戰鬥的力量更少,憑什麼與擁有火器的大明軍士抗衡?
李堅咳了聲:「皇上說了,土司若不臣服,其家產、田地都將分給當地百姓,朝廷給百姓收取的稅,遠遠低於土司拿走的部分。吏部與內閣一直在商討治理土司問題,目前已形成共識,一是遷移土司百姓至適合農耕之地,改變其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