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手硬抓,一手軟抓(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強勢,一個柔和。
一個揮舞大棒,一個給予安撫。
兩人一套組合拳下來,鄭從仁終於還是招架不住,乖乖簽下了改土歸流文書。
沒辦法,北面強敵都沒了,朝廷確實沒必要在北面一線駐紮大量軍士,完全可以調軍士南下而不需要擔心草原上再有威脅。
這些草原上最厲害的敵人都被打沒了,打服了,這山溝溝裡的土司還怎麼和朝廷對抗?不要說邊軍下來,就是四川都司鄭從仁也擋不住,幾百人拿什麼對抗朝廷?
想要憑藉著地利來抗拒朝廷,洪武時期還能抵擋抵抗,但最後也是個死。至於建文朝,抵擋已經抵擋不住了,朝廷的火器可以從山腳下飛到山上,可以從幾里之外就飛過來。
什麼哨卡,什麼一夫當關的地都不好使,縱然是殺傷一部分明軍,到最後也難逃覆滅的結局。
相對於盛庸「兩手都要抓,一手硬抓,一手軟抓」的改土歸流策略,在廣西的張輔頗是不屑,對付土司,還需要兩手?
一手提刀上門,喊一聲你的名字,就問你敢不敢答應。
不答應,化成血水。
張輔的人屠威名在廣西可是令人聞風喪膽,這傢伙就是一個不留情面,不懂得商議的主,有幾個土司被嚇得結巴起來,不過就是說慢了一點,腦袋差點就被砍掉。
廣西土司多出狠厲之人,可這個狠厲也分人,對上張輔這號人,只能說是八輩祖宗都沒給自己祈福。
張輔不怕事大,在他的想法中,事情越大,敵人越多越好解決,比如安南,比如倭軍,集中力量畢其功於一役多好,省得這裡跑那裡跑了。
雲南改土歸流更簡單了,畢竟打過一仗,當地土司的青壯勞力全打沒了,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遷移老弱婦孺便可以了,不需要廢多大力氣。
但是毛整在湖廣遭遇了不少委屈,湖廣土司硬氣,你想要我的權,我就要你的命,抄傢伙幹架。毛整算什麼東西,把他的毛給整沒了再說。
身經百戰,也有小名氣的毛整被這一幕給整鬱悶了,張輔在廣西沒人敢招惹,沐晟在雲南也沒人吭聲,盛庸在雲南不見有人反抗,怎麼自己來湖廣,還一個個傲氣起來了?
難不成這群人不怕死?
試試。
毛整親自帶人,撿了兩千腦袋,然後標榜自己為「小張輔」,並藉著這個名號開始掃蕩湖廣不聽話的土司。
對於改土歸流帶來的陣痛,其中激化出來的矛盾並演變為不當殺戮,這些事都傳報到了金陵,不少官員上書希望朱允炆可以下旨,以溫和姿態,用三年至十年時間一步步改土歸流,可這些奏摺送上去之後便石沉大海,沒了半點訊息。
朱允炆承認,過於激勵的手段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但自己不是剛開始登基時的皇帝了,東北自己都沒打算羈縻,西疆也全部控制在朝廷手中,憑什麼土司還想著獨佔一方,形成事
實上的割據,享受著羈縻的好處卻還時不時傷害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