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徵北大軍班師,帝王行禮(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洋流來看,能讓陳八遠出現在定遠行省的只有兩條。
一條是阿拉斯加暖流轉千島寒流,自東北向西南進入定遠行省,一條是赤道暖流轉太平洋暖流,自美洲西海岸至南洋,從南洋折向東北進入定遠行省。
無論哪一條,幾乎都指向一點:陳八遠是從美洲西海岸下海出航的。
朱允炆不清楚武義船隊到底經歷過什麼,是不是因為折損大,無力再次穿過原始森林自西海岸返航,還是因為地圓說,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畢竟武義船隊的人數十分有限,滿打滿算兩千餘人,如此少的軍隊進入原始森林是極危險的事,要知道鄭和、駱冠英等人穿過亞馬遜河返回時,折損了好幾千軍士,武義確實有可能因損失巨大無法原路返回,故而選擇鋌而走險,相信地圓說。
胡濙看著神色嚴肅的朱允炆,道:「皇上,張琅、趙廟子等人認為,倘若武義船隊當真在踐行地圓說,那他們很可能不止一次派過船隻,陳八遠出現在定遠行省也可能不是個例。國子監推崇冗餘,鄭和大船隊分開航行便是如此考慮。」
冗餘,便是多出一個或幾個。
用後世的話來說是備份,雙保險。
朱允炆看向胡濙,微微皺眉:「他們的意思是?」
胡濙指向南洋、琉球、定遠行省、庫頁島等一線:「若當真不止一次航行,在這些地方應該可以找到更多的證據。」
朱允炆看了看,如此
廣袤的區域確實不好下手,但這確實能佐證在美洲的武義部是否真的在進行地圓說之下的返航。
胡濙繼續說:「眼下定遠行省戰事已接近尾聲,用不了一個月,主力便會返回,全力準備再次出航之事。臣以為,可以寬留他們一個月,分遣水師沿海岸搜尋,並命東南、南部、南洋水師搜尋。」
朱允炆思考了下,認可了這個方案:「那就讓內閣擬旨吧,另外讓鄭和先一步回來,商議航線之事。」
「航線?」
胡濙驚訝地看向朱允炆,隨後重重點頭。
元月十四日,龍江碼頭。
朱允炆帶文武百官親至,迎接凱旋的徵北大軍,朱棣、徐輝祖、平安、袁嶽、劉啟夏等人走在橫跨長江的浮橋之上,抵達了碼頭。
朱棣身著盔甲,威武上前,肅然行禮,喊道:「臣朱棣奉旨征討韃靼,不負皇上重託,破韃靼於忽蘭忽失溫,俘虜大汗本雅失裡與太師阿魯臺,現凱旋繳令!」
朱允炆走上前,將朱棣攙扶起來,深深打量著朱棣,發現他的鬢角已有了些白髮,不由感嘆:「燕王叔征戰連連,開邊疆和平之基,為大明立不朽功業,太祖在天有靈定會欣慰。辛苦了,四叔!」
朱棣心頭一顫。
四叔?
這些年來,朱允炆雖然也喊過自己四叔,可總沒有這一次如此讓自己觸動。
以前的四叔,依舊舍不了君臣的痕跡。
可這一次,自己竟然沒有感覺到君臣的疏離,
只有親情。他是大明皇帝,但在這一刻,這一瞬,他只是自己的侄子,自己是他的叔叔。
朱允炆深深看著朱棣,拍了拍朱棣的胳膊,然後看向徐輝祖、鐵鉉、平安、袁嶽等人,點頭示意:「多少豪言壯語都已無法形容你們立下的功業,那就讓朕——代大明七千萬子民,代大明皇家宗室!」
徐輝祖、平安、袁嶽等眾人看到了朱允炆作揖行禮,連忙行禮。
大軍見狀,嘩啦啦單膝下跪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