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大明皇帝是個記仇的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朝在對待臣服的各部百姓上做的還是可以,很難指摘什麼。
雖說建文皇帝
沒有洪武皇帝在對待異族問題上寬容,比如建文皇帝對待女真部落時,就兩條路:
臣服,或死。
若是洪武皇帝,最多就是,你們臣服吧,臣服有好處,不臣服我們會打你們的,打到你們臣服或打不到為止。
可不管是哪個皇帝,只要是臣服大明的人與部落,大明都沒有清算過。
兀良哈反反覆覆幾次,大明是在其叛亂的情況下屠族的。女真部落是有人不願意臣服,才招致滅頂之災,那些臣服了的,基本上都過上了好日子。當然,死在朝鮮戰場上的,那也算是大明的英雄,是他們自己作戰不力,怪不得朝廷。
胡濙正色道:
「瓦剌已經別無他路可走,哪怕是你們想要舉族遷徙至北面的帖良古惕、吉利吉思,哪怕是你們向西進入藍帳漢國,諾蓋,那又如何,當大明徹底穩住草原之上,你們能走的路,大明一樣能走。」
「不要忘記了,大明與瓦剌的戰爭並不會因為你們舉族遷徙而結束,結束戰爭,需要大明皇帝發話才行。皇帝不發話,你們就是跑到天邊去,大明也可以追上去,將你們徹底消滅。你們在西疆跑了三個多月,大明追你們三個月的路程,也合情合理吧?」
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臉色極是難看。
騎兵跑三個月,都要跑上萬里路了,瓦剌帶全族遷徙,趕著牛羊馬,帶著老婆和娃,怎麼都不可能跑萬里之外去。
再說了,沿途都有國家或部落,人家讓不讓瓦剌居留都是兩碼事,能跑幾千里路找個地方落腳就不錯了。
馬哈木沒有說話,離開了營帳。
太平和把禿孛羅跟了上來,太平急切地說:「朱棣很可能西進,我們不能繼續等下去,遷徙是唯一保全族群的方法。」
把禿孛羅搖了搖頭:「胡濙的話絕非威脅,你們應該知道大明與日本國之事!」
自從陽江船廠事件爆發之後,大明於建文六年二月對日本國宣戰,隨後在建文六年十一月發動了對日本國對馬島、壹歧島的戰爭。
而在這幾年之後,大明與日本國之間沒有多少大的動作,直至建文十一
年,大明動用了東海水師、東南水師幾乎全部主力,將日本國徹底消滅。
在這漫長的幾年時間裡,大明沒有二次對日本國宣戰,而是延續著曾經尚未結束的戰爭!瓦剌若是遷徙遠離走它地,會不會在幾年之後,遭遇大明毫無警告的毀滅性打擊?
畢竟,大明皇帝朱允炆,他是一個十分記仇的人。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