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韃靼給瓦剌當屏障,瓦剌將直面大明主力作戰部隊。

這對遭遇重創的瓦剌來說,極是致命。

太平看向止住腳步的馬哈木,沉重地說:「瞿能未必會深入杭愛山,但朱棣就不好說了。忽蘭忽失溫戰役之後,明軍雖是疲憊,可畢竟擁有了大量的戰馬,還有數不清的牛羊,他們很可能會乘勝西進,我們不能繼續留在這裡,應該立即舉全族遷徙。」

把禿孛羅很是不甘心,起身道:「舉全族遷徙,去哪裡?哪裡有我們的落腳之地?眼下局勢是敵強我弱,當行結好之舉,示弱與人,爭取十年、二十年的休養生息。」

「大明不會給我們再次崛起的機會,他們已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怎麼可能會放棄到手的軍功,我們唯有遷徙才能保全部落!」

太***駁。

把禿孛羅不想離開世代居住的草原,看向馬哈木:「成與不成,總需要與胡濙接觸下,問清楚大明皇帝的態度。只要大明所求在我們能容忍之下,未必不可答應。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

馬哈木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一臉的悲傷:「見過胡濙,再議出路吧。」

這一刻,馬哈木顯得老了許多。

胡濙見到了馬哈木,當看到馬哈木走路有些瘸,雙手滿是凍瘡,把禿孛羅、太平也好不到哪裡去,便笑出聲來:「看來瞿能給你們送過行了。」

馬哈木臉色一沉,坐了下來:「說吧,大

明皇帝派你來所為何事?」

胡濙收斂笑意,嚴肅地說:「馬哈木,你是一個聰明人。不瞞你說,多年前,皇上不止一次親自過問你的情報,曾評價你是大明少有的強敵。可時過境遷,大明這些年來的強大已遠遠不是韃靼、瓦剌可以抵擋。皇上想要草原平靜,讓這裡只有安靜的放牧之人,沒有敵人,沒有戰爭與殺戮。」

馬哈木沒有說話。

把禿孛羅詢問道:「草原若歸大明,我們瓦剌何去何從?」

胡濙將目光投向把禿孛羅,微微點頭:「你是大明的老朋友了,皇上幾次召見你,對你頗是信任。大明與瓦剌的和平盟約,是你以瓦剌的名義與大明朝廷簽署,可你親自撕毀了它。想來皇上希望你能再一次前往大明,說明緣由。」

把禿孛羅苦著臉,頗是羞愧。

朱允炆對自己是不薄,他確實也遵守了和平盟約,只是瓦剌……

胡濙繼續說:「大明需要草原,目的不是為了佔領,而是消除戰爭。在朝廷的藍圖中,草原上的子民都是大明子民,瓦剌各部軍民可以作為大明的若干個民族,成為大明王朝的屬民。草原依舊可以屬於草原,但必須放棄武器,放棄足夠對大明構成威脅的戰馬數量。至於具體細節,需要瓦剌派遣使臣前往京師商議。」

太平豁然起身:「大明想要吞併瓦剌,還不準瓦剌有足夠多的戰馬和武器,你們這是將我們當做羔羊圈

養嗎?」

胡濙瞥了一眼太平,厲聲道:「大明內部,有不少投降大明的小民族,比如女真部落,比如交趾的越人,比如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的各族土司,他們可以成為大明的子民,他們手中沒有握著足夠多的武器,也沒有握著足夠多的戰馬,那些老老實實臣服朝廷的部落,大明什麼時候舉起過屠刀?」

「開國四十餘年,大明王朝何曾輕易動武去殺戮臣服之人?元廷時投降大明的蒙古人少嗎?那些被俘虜的元廷王公貴族,不是被朝廷釋放,就是安頓在地方,任由其繁衍生息,你們誰聽說過大明屠殺過他們?」

太平張了張嘴,不能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