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自然知曉馬穆魯克王朝不會同意,但這個想法必須傳達出去,至於會給馬穆魯克王朝帶來多少麻煩並不要緊,要緊的是這件事將會消耗西方諸國的精神與注意力,甚至會帶來矛盾與衝突。

退一萬步,即便是馬穆魯克王朝點了頭,等河道修出來,至少也需要三五年,到那時候,朱權早就控制了非洲要地,未必不能北上一下,扼守住這一條通道,讓其成為大明向歐洲傾銷商品的通道。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戰略位置需要大明的力量來主宰。

殖民也好,半殖民也好,這一條路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它像是高山上滾落的石頭,會有慣性。

亞當、威廉不知道怎麼離開皇宮的,只記得朱允炆很高興的樣子。

等第二天醒來,黃二月、陳餘就帶人拿來了樣品與亞當、伯雷等人商議採購事宜,亞當充分發揮了商人本色,以批次購買為由,希望黃二月、陳餘降低價格。

按照大明市價,棉布一匹一百五十文,絲綢一匹六百文。亞當開出了一匹棉布一百文、一匹絲綢五百文的價。

黃二月、陳餘反覆爭取,最後以一匹棉布一百一十文、一匹絲綢五百二十文的價成交。

亞當、伯雷等人很滿意,這個價格在市面上都很難購得,皇室給足了誠意。黃二月、陳餘也很是滿意,約定出航之前半個月備好貨物,並幫忙運至其船上。

生意事,一拍即合。

亞當等人帶來了貨物販賣,又將販賣所得的錢鈔消費在大明購置貨物,商品流轉,貨幣也沒有外流,相反,亞當等人隨身攜帶的金幣與資本進入了大明,成為了大明國際生意的“順差”。

蒸汽機最佳化與改良逐漸深入,穩定性與實用性基本沒了問題,一些容易出現的問題也得到了避免,蒸汽機的應用年限延長,可靠性有了保障,開始在皇室產業、朝廷衙署中發揮巨大作用。

工部拿出了一萬兩,在匠學院購置了十臺蒸汽機,將其應用在器物打造上,一時之間,效率大大提升。

為了利民,工部甚至提出使用蒸汽機來打水,以緩解旱澇災害問題,這讓朱允炆不由地有些鬱悶。

也不知道工部需要購買多少蒸汽機才夠解決一大片區域內的旱澇問題,再說了,蒸汽機使用並不是沒有成本的,其不僅需要維護,更換零部件,還需要使用大量煤炭,煤炭也是要錢的,靠著蒸汽機去解決旱澇,難。

考慮到鐵船廠居高不下的成本,戶部提議將蒸汽機拿出來,售賣給商人,尤其是售賣蒸汽機船隻以增國庫,被朱允炆斷然拒絕。

在朱允炆看來,蒸汽機事關大明國運,是初級工業的核心,在初級工業沒有打下堅實基礎的時候,不適合公開,更不適合讓商人擁有。

商人是會跑的,尤其是蒸汽機船,一旦進入西方,可能會引起西方仿製,繼而掀起工業革命,拉近與大明之間的差距。

為了支撐鐵船廠運作,朱允炆不得不咬牙,自掏腰包,從後宮中調出三十萬兩,這讓馬恩慧很是不高興,找來夏元吉的老婆就是一頓數落,話裡話外就是為了告訴戶部尚書別總是打自家錢財的主意,否則讓他好看。

夏元吉很無奈,但也沒當一回事。朱允炆也很無奈,誥命夫人歸皇后管,自己也說不得什麼,畢竟也算是她的錢。

開國四十年大閱兵的訊息在八月初就開始傳開了,建文報更是連續登載訊息,連一些窮鄉僻壤也聽聞了大閱兵的訊息。

行人司一下子幾乎空了,一批人隨著水師南下,準備將大明開國四十年大閱兵的訊息告知南洋諸國,讓他們派遣重要人物參加,敢派個無名小卒等著瞧。

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土司紛紛受召,朵顏衛、福餘衛、女真部落首領也收到了邀請,不是部落首領親自帶隊,就是首領之子帶隊。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瓦剌的馬哈木聽聞訊息,面色不定,雖然面對韃靼的威脅,最終還是決定讓把禿孛羅再一次前往大明,看看大明所謂的大閱兵是什麼樣。

本雅失裡、阿魯臺等人聽到訊息根本沒有理睬,大明如何如之何都與韃靼沒關係,在沒有一統草原之前,韃靼是不會去南下的。

訊息傳入朝……鮮,李芳遠與群臣商議多日,最終下了決心,命世子監國,自己親自帶隊前往大明,見一見大明天子,看一看大明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