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讓雜種去(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忱等人緊張起來,這個答案關係著絲路未來。
沈一元喝了一杯酒,很是平靜地說:「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啊……」
「這個……」
周忱愣住了。
林現與黃本固也有些吃驚,這,這算什麼原因?
沈一元沒有開玩笑,沈家在絲路上投入了大量成本,為的是盈利,可兩年時間過去了,這裡依舊不見起色,分析來分析去,還真不是大明貨物對西方商人缺乏吸引力,也沒有人像對付韃靼、瓦剌一樣,敢往絲綢裡面撒尿,欺負他們聞不出味道。
商品有吸引力,轉手就有巨利,為何西方商人還沒有來?
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因為很多商人不知道絲綢之路是暢通的,是可以從陸上穿行而過,順利購得貨物,然後順利回去的。
至於現在的一些西方商人,他們多數是帖木兒帝國的,是撒馬爾罕,終點也是撒馬爾罕,走不多遠。
周忱終於明白了沈一元的意思,一拍大腿,自責起來:「商學院早就教導過我們,酒香也怕巷子深,咱們只顧著吸引大明商人,忽視了吸引西方商人,缺乏宣傳,也缺乏真正的商隊往返於西方。」
林現咬牙:「如此說來,我們必須想盡辦法,至少安排一些商人前往更遙遠的國家,宣傳絲綢之路,造成影響,讓他們的商人不斷進入西疆。」.
黃本固謹慎地問:「哪裡有善於冒險的商隊,他們誰又願意為宣傳絲綢之路去遙遠的西方?」
周忱、林現看向沈一元。
沈一元正在喝酒,差點嗆死,咳了一番說:「別看著我,我可不會派遣自家人去西方冒險。」
「可你願意去南洋……」
「去南洋不是冒險,跟著水師算什麼冒險。再說了,南洋諸國沒有一個敢惹大明的,西方諸國,有幾個聽說過大明的……」
周忱理解沈一元。
沈一元看著周忱等人,緩緩說:「看在你們請客的份上,我就給你們出個主意吧。我們自己人不能去,但其他人能去啊。」
周忱皺眉:「誰去?」
沈一元:「***。」
周忱瞪大眼:「沈叔,你咋能罵人呢?」
沈一元正色說:「我沒罵人,我是說可以讓***去。」
周忱嘴角很不自在,你這還沒罵人,都直接叫人***了……
等等!
***?
很忙的杜甫似乎提起來過,想起來了,「胡塵逾太行,***抵京室」,「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錯相干」。
這個***,還真不是純碎罵人的話。
黃本固也聽明白了,對依舊迷糊的林現說:「沈叔說的***是粟特人,昭武九姓的人。」
林現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些人啊。
漢朝時期,有百姓居祁連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擊走,西遷中亞河中地區,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稱昭武九姓。
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不,是昭武九姓裡面的人,估計就是安祿山(本姓康)、史思明瞭。
經過漢唐宋等歷史變遷,粟特人雜居在中亞、西疆省、河西一帶。
粟特人極善做買賣,他們有著聰明的頭腦,敏銳的商業眼光,似乎就是為了商業為生的。五歲的時候就開始接受商業知識,學習各類語言,成年之後更是必須獨立,離開父母與家人去做買賣,兄弟之間明算賬,各自做各自的買賣。
絲綢之路上,少不了粟特人的身影,遺留在西疆省的粟特人雖然已經伊斯蘭化,或是已經漢化,但他們的商業基因還在,依舊堅持著商人的傳統。
這是一群善於冒險,善於行遠,且有能力行遠的商人,他們掌握著多門語言,瞭解較多的西方風土人情。
周忱知道,在烏魯木齊城中,有姓安、康的粟特商人,或許,是時候藉助下他們的力量,給絲綢之路打個招子了。
沈一元吃飽喝足,走出酒樓。
孫掌櫃有些埋怨:「東家,若是我們去遊說粟特商人,說不得能取幾分利。」
沈一元揹負雙手,心情不錯:「孫掌櫃啊,不要總想著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我們要考慮長遠,招募更多夥計吧,不出兩年,這裡將會繁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