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讓雜種去(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是不能忘記歷史與英烈的,活在和平與舒適裡,不是命好,而是因為先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用血肉之軀,開出了和平。
蒙英烈庇佑,才有了平穩的日子,忘卻英烈的可恥,否定英烈的不配為人!
沈一元知曉大是大非,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炷香敬天、敬地,敬英烈。
沈一元將香插在香爐裡,看向宋晟的雕像,不由地暗暗嘆息。宋晟為了大明算是用盡了生命,哪怕是死後,也在守護大明。
畢竟宋晟埋在這裡,老宋家不能不分出一支人駐守在烏魯木齊,時不時給宋晟掃掃墓,說說話。
孫掌櫃走到沈一元身旁,低聲說:「東家,課稅司大使周忱等人來了。」
沈一元順著孫掌櫃的目光看去,只見周忱、林現、黃本固三人結伴而來,一身常服,不由低聲說:「把家裡的酒菜賞給夥計吧,今天有人請客了。」
孫掌櫃有些錯愕。
周忱到了近前,作揖道:「商學院周忱(林現、黃本固),見過沈叔。」
沈一元笑了。
周忱等人與沈修德同是國子監的監生,又都修的商學院,沈修德曾引見過幾位,當時出於尊重,幾人都叫沈叔。
一晃兩三年不見,他們倒是變得更為幹練、精神與自信了,這禮貌也沒有丟下。
沈一元心中高興,還禮後還是說:「你們現在可不是監生,而是朝廷官員,這一聲沈叔我可不敢當啊。不過他鄉遇故交,卻是幸事。」
周忱順著話說:「相逢即是幸事,不可無酒。正好今日課稅司無事,可否請沈叔一聚?」
沈一元沒有推辭:「只要你們不怕,我自無妨。」
周忱、林現、黃本固都是聰明人,明白沈一元的意思,他在提醒幾人,朝廷現在嚴查官商勾結,對於商人賄賂官員,操縱交易,壟斷市場嚴厲打擊,對於官員收受賄賂,以權謀私,縱容商人不法,更是從嚴懲處。
官商,不適合一起吃飯喝酒,被人抓住,說不得會有風波。
周忱毫不介意,這一次邀請沈一元,早就給布政使司透過氣了,茹瑺支援的。
在沈一元拜祭結束之後,隨周忱等人進入了一家酒樓,找了一個雅間,幾人坐了下來。
簡單的酒菜擺上,舉杯連連。
周忱寒暄過幾輪,便正色說:「不滿沈叔,茹布政使將絲綢之路重啟的重任交給了課稅司,可我們用盡辦法,卻依舊沒有重現漢唐時的絲路繁華。今日特來邀請,是想要效仿玄奘,取經來了。」
沈一元爽朗地笑起,對一旁的孫掌櫃說:「在他們眼裡,我竟成了禿頭的佛祖。」
孫掌櫃跟著笑了起來。
沈一元收斂笑意,與周忱等人碰了一杯酒:「我不是佛祖,沒有經文。但絲綢之路遲遲沒有起色,也會連累沈家生意。說到做生意,我倒是在行。」
周忱眼神一亮,詢問道:「沈叔可有高見?」
沈一元嚴肅地說:「朝廷為了絲綢之路,確實是用心了。在來的路途上,每隔六十里,最多九十里就修築有一座驛站,專供商隊休息,這為商隊出入提供了極大便利。驛站修好了,大明的商人也都來了,絲路卻沒有預想中火紅,說到底,還是你們的問題。」
周忱認真得聽著,放低姿態:「不知沈叔說的問題是什麼問題?」
沈一元凝眸,看著周忱、林現、黃本固三人,不由地暗暗讚許。這若是其他地方上的官吏被商人說是他們的問題,估計早就掀桌子撕破臉了,可週忱等人並無覺得不妥,反而誠懇地求教。
僅僅這份態度,較之那些老官吏就好了太多太多。
沈一元沒有兜兜轉轉,想要盤活西域,沒有課稅司、布政使司的配合是不可能的事,一針見血地指出:「課稅司想要發展絲綢之路,一心撲在瞭如何吸引大明商人與西方商人進來這件事上。可據我所知,大明商人來西疆的並不在少數,可西方商人來得並不多,你們可曾想過為何?」
周忱思索了下,回道:「是因為道路遙遠,危險太大?」
沈一元搖頭:「你還記得亞當與威廉嗎?我在來的路上就收到過訊息,他們帶了商隊前來。你想一想,他們要經過近兩年航海才能抵達大明,難道還不夠遠,危險還不夠大?」
周忱點頭,顯然這個理由是不夠的。
林現分析道:「是否是因為有些國家阻塞了道路,讓絲綢之路無法暢通?」
沈一元擺手:「這個理由也是站不住的,不說其他,帖木兒國並沒有崩潰,雖說其內部有些問題,但它廣袤的疆域依舊穩定,哈里鼓勵商隊進入西疆做買賣。要知帖木兒國西端連線著眾多國家,有一條路,就足夠商人進來。」
周忱疑惑不已,起身對沈一元行禮:「還請沈叔告知原因。」
林現、黃本固一起行禮。
沈一元起身,示意三人坐下,然後才說:「在我看來,西方商人之所以一直是小規模進入西疆,原因只有一個。」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