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四個島而已(第2/2頁)
章節報錯
京都不滅,朕寢食難安。
鐵鉉、楊榮、徐輝祖、李堅等,為了朱允炆能睡個好覺,吃頓舒坦飯,自然會用心籌劃。
楊榮的意見很簡單,既然都要滅了京都,幹嘛不佔據那裡。
要知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解決野草最好的辦法不是斬草除根,是種上莊稼。
清空了京都,只要大明不佔領,遲早還是會被其他野草入侵、佔據。
所以,奔著佔據京都的目標策劃就是了。
李堅將楊榮的想法放大:“水師早年間就曾俘虜過倭國軍士,那裡有不少銀礦、金礦。雖說朝廷主推寶鈔,但寶鈔與金銀掛鉤,沒有足夠的金銀,支撐不起來寶鈔。既然要打,乾脆就直接佔據那裡得了,不就是四個島的事。”
鐵鉉有些無語,看向李堅:“我們是堂正之師,不是流氓啊。”
李堅白了一眼道貌岸然的鐵鉉,正色道:“戰爭哪裡有什麼堂正不堂正一說,大明早就對日本宣戰,既是戰爭之中,打下來不是理所當然之事?”鐵鉉搖頭,反對道:“雖說已對日本宣戰,但總歸事已過去多年。近兩年中,日本極是平靜,也無倭寇擾沿海百姓,再次發動對日本的戰事,百姓不認可,軍士無士氣啊。”
徐輝祖明白鐵鉉的擔憂,他並不反對大明去打日本,但反對沒有充分理由的出手,繼續借用陽江船廠的事來宣傳跨海遠征,很難引起軍士的同仇敵愾,很難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宣傳。
楊榮攤開輿圖,輕輕說了句:“如果日本佔據了大明的領土,是不是就有足夠的理由了?”
徐輝祖雙眼放光,李堅臉上露出了老狐狸的笑。
沒錯,大明的領土可不止是大海以西,在大海的東面,還有個對馬島,聽朝鮮方面的訊息,那裡又有了日本軍士,還有壹岐島,那裡曾經也插著日月旗,還有日本人在那裡活躍。
他們佔據了大明的島嶼,這事是真的,經得起推敲,也足以成為出征的理由。如果大明連自己的領土被人佔了都不敢吭聲,不去奪回來,那養???????????????兵何用?
鐵鉉最終還是被說服了,同意將作戰的目標修改為佔據日本四島。這一次集議,是大明最高軍事將官的共同決策,絕密而不留文字。
之後幾日,兵部、五軍都督府、水師都督府頻繁與安藤川接觸,並形成了援助細節。
安藤川幾次確定,被大明的援助感覺到了震驚。
楊榮仔細說:“大明將派遣三千軍士進入北海道島,由薛耕為主將、王綏為副將,全面協防阿伊努人家園,提供刀槍劍戟與鎧甲等一萬套,幫助阿伊努人打造軍隊,做好戰鬥訓練。阿伊努人幫助大明軍士提供居所、糧食……”
安藤川連連點頭,欣喜不已。
楊榮念著援助的內容、條件,通事翻譯,最終一條一條得到確認,最後說:“皇上吩咐,大明有好生之德,不亂殺無辜。希望阿伊努人可以差人給足利義滿送一份文書。”
安藤川愣了下,問道:“什麼文書?”
楊榮呵呵冷笑:“自然是討債與賠償的文書。”
安藤川沒有多問,直接答應下來。
楊榮安撫安藤川等人:“阿伊努人若不能變得強大,被大和民族消滅是遲早的事。希望你們族人可以清醒認識道這一點,不留僥倖,配合大明加緊訓練與武備。”
安藤川保證道:“對大和民族的仇怨,阿伊努人更深。只要大明用心幫助我們,我們定會變得更加強大,從東面擊敗大和人的軍隊。”
楊榮滿意至極,代表兵部與安藤川簽署了援助文書。
雖然山邊、野太很想多留在大明一段時間,但安藤川根本不給兩個人商量的餘地,強硬地下令返回。
大明雖好,終不是家。
朱允炆看著輿圖,清楚現在還不是全面解決日本問題的時候,眼下的佈局與安排,只如往蒸汽機的鍋爐下填入煤炭,積蓄能量。
當汽笛吹響時,存在的歷史與不存在的歷史,六百年前的時空與六百年後的時空,將會發生摺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