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風在天山之巔舞動,送走白雲朵朵,又俏皮地飄落山谷,望著淺綠色的稻田,柔柔地撲了過去,壓彎了稻穗,歡快地滾動著,稻田隨之擺動。

儀娘享受著清風,坐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下,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遠處的草場上,一個九歲的孩子正騎著小馬駒,揮舞著幾根草,催促著馬駒,可惜馬駒並沒有配合,還以為小主人給自己撓癢癢,回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吃草。

孩子氣呼呼地下了馬駒,跑到婦人前,有些埋怨地說:“孃親,我要騎大馬。”

儀娘拉著周韜,伸手撥去周韜頭髮上的雜草,輕柔地說:“馬駒跑不快,是因為它還小。你不能騎大馬,也是因為你太小。”

周韜不高興:“我聽說父親十四歲就上了戰場,還殺了一個韃子!我今年十歲了……”

“是九歲。”

“過了年就是十歲了,就幾個月。我要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騎兵。”

“孩子,????????????????你父親是弓箭手,是步兵。”

“可他現在是騎兵。”

“他現在是騎馬的步兵,距離真正的騎兵還遠著呢。”

儀娘糾正著。

周韜不管這些細節,只堅定決心:“我要騎高大的戰馬,我要成為騎兵,殺掉所有想要搶走大明東西的敵人。”

儀娘欣慰地點了點頭:“孃親希望你成為優秀的騎兵,只不過孩子,成為騎兵是要吃苦、受傷的,而且我還聽先生說了,騎兵最重要的是智慧,能用一雙深邃的眼看穿敵人軍陣的弱點,選擇好突擊的位置。你真的想要成為騎兵,首先需要有智慧。”

周韜仰著頭看向母親:“智慧從哪裡來?”

儀娘莞爾,讓周韜坐好,說:“智慧啊,它在書裡,在別人的言行裡,你學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都有智慧,就看你能不能融會貫通……”

周韜聚精會神的聽著,將母親的話記在心底。

遠處的道路上,出現了一支商隊,有十五六人,即有駱駝也有馬匹。

本雅失裡下了馬,牽著馬走向儀娘周韜,詢問:“這裡距離亦力把裡城還有多遠?”

儀娘剛想說話,周韜先起身喊道:“什麼亦力把裡城,現在是伊寧城。你們這些商人若是連這個都記不住,就不要來大明做買賣。”

本雅失裡沒想到一個小孩竟如此傲氣,眼神中透著陰狠,環顧四周呵呵冷笑:“你這孩子可真大膽,就不怕惹下禍端?”

儀娘起身將周韜拉到身後,看了看本雅失裡及其身後的人,腰間掛著刀,面相兇狠,不由心頭一緊,故作輕鬆地說:“可沒有什麼禍亂會降臨到大明,若是有,也會被伊寧衛的軍士給解決。這裡距離伊寧城不過三十里,巡視的軍士時有出沒,你們外來商人若需要軍士幫忙帶路,不妨在這裡稍等一二。”

本雅失裡凝眸,收斂了殺意。

這裡是大明的地盤了,確實不宜多事,一旦陷入麻煩裡,恐怕無法脫身。

赤那走到本雅失裡一旁,嚴肅地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最緊要的是回到韃靼部落,不應該在這裡起事端,一旦身份暴露,大明未必肯準我們回去。”

本雅失裡重重點頭,不再理會儀娘與周韜,轉身上馬,對赤那說:“大明人佔據了這裡,他們將廣袤的草場改為了農田,看這些莊稼的長勢,今年必是豐收。”

赤那催馬跟上:“我聽聞大明將亦力把裡改為了西疆省,一個名叫茹瑺的人充任了布政使,他召集了百姓、商人、軍士及其家眷,用了兩年時間開墾農田,不得不說,大明人走到哪裡,哪裡就能種出莊稼來。一旦解決了糧食問題,大明軍隊就能在這裡紮下跟了。”

本雅失裡一臉凝重,看著遠處的稻田,咬牙說:“為何明朝可以輕而易舉地控制這裡,亦力把裡的舊臣呢,百姓呢,為何沒有人反對大明,沒有人造反,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大明人耕種、安家不成?”

赤那滿是苦澀。

????????????????亦力把裡哪裡還有反抗的能力。哈里來了,幾乎殺光了亦力把裡城的人,連同亦力把裡國的所有主力。

帖木兒來了,又屠殺了一批,徵調了一批。

還有大明,明軍在後面也是殺人的,他們將那些有實力的不聽話的人都送到地下去了,聽話的還送到了戰場上,血拼到死。

在大明與帖木兒帝國分出勝負的時候,亦力把裡的所有大族基本上都是名不副實,空有架子罷了。

塔賓插了一句:“聽商人說起,亦力把裡的人並不是完全臣服大明,時有作亂。可大明軍隊太過強大,鎮壓快速,地方作亂往往堅持不了三日,就被屠殺殆盡。”

本雅失裡呵呵笑了笑:“我就說,想要得到一方土地,哪裡會容易。這裡不是大明應該佔據的地方,他們佔據這裡是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