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條良基看到明軍的影子,很乾脆地便派遣使臣宣佈投降。

朱能抽出刀就將使臣給砍了,末了喊了句:“還來這一套!”

明軍是不會再相信倭軍投降的話,前面的伏擊戰很兇險,如果那七萬兵力全是精銳,而非夾雜了太多老弱,明軍只能慘勝,甚至可能一著不慎吃個大虧!

駱冠英請了令,帶三千軍士直接殺了過去,連虎蹲炮都沒有動用,便以弓箭、弩箭與火銃解決了戰鬥。

輕而易舉。

六千屍體,無人收拾。

鄭和站在隘口,眺望著遠處的京都平原,對身旁的眾將下令:“收起你們的仁慈,從現在起,這一片區域內,我不允許任何倭人活著,記住,是任何倭人!他們不是欺軟怕硬,不是隻會臣服比他們強大的人嗎?那就殺吧,殺到其他地方的人,聽到這個訊息都跪下為止!”

朱能抽動了下腰刀,舌頭舔過厚唇,咧出嗜血的白色牙齒。

這一次戰鬥,沒有軍紀。

這一次戰鬥,也不會有人違犯軍紀。

駱冠英低頭看

了看手中的虎蹲炮,冷靜地說:“它也渴望一次酣暢淋漓的殺戮了。”

鄭淮將長刀頓在地上,刀鋒高過頭頂:“陽江的血,今日來報!死去的兄弟,你們都醒來看著,日本京都將死去,為他們的罪行付出應有的代價!”

劉諄、趙春等人看向鄭淮,作為陽江軍士轉為水師軍士的人,忘不了曾經的血戰!

沉悶的軍號傳出,軍隊終於開始前進。

日本京都。

後龜山控制了局勢,也控制住了京都內外。

這裡沒有混亂,因為除了幕府軍隊之外,許多人都不允許外出行走,簡單的城,連門都沒有關。

後龜山準備投降了,下達了放棄武器與不允許反抗的命令。

明軍都到家門口了,此時天皇的臉面已經不重要了,再不投降,所有人都會死,大覺寺也將不復存在。

吉田兼熙成為了使臣,前往明軍中討論具體投降事宜。

駱冠英不屑接受這個任務,便將這項工作讓給了朱能,朱能也很脆,帶了五百軍士直接前往北山第,見到後龜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怒罵:“詐降設計,伏擊明軍,是何居心?”

後龜山推說:“一切都是足利義持……”

朱能豈會相信這些事,理論三次之後,看向後龜山等人:“將所有人都集結起來,帶至城外拜見大將軍,若有一人遺漏,那就全都留在此處吧!”

後龜山無奈,只好命所有人集合,跟隨朱能離開北山第,只不過在前往

鄭和大帳的路上,發生了一點小小的意外。

原本好好的大地,突然爆炸了起來!

朱能也抽出了腰刀,下令軍士長槍驅趕,同時推盾防禦,一個個丟出了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