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張輔:軍功和錢財都要(第2/2頁)
章節報錯
猛哥帖木兒自然清楚張輔、楊文、盛庸等人的盤算,這甚至是朱允炆的盤算,但羸弱的斡朵裡部又能如何?
反抗大明,反抗朱允炆?
開什麼玩笑。
現在的東北已不是早年間的東北,大明的軍事力量伴隨著衛所數量的增加快速變強,還遷了二三十萬百姓,加上一批軍隊的家眷,這裡已經不再是女真人的遊牧之地,狩獵之所,而是大明人的糧倉,城池!
在這種情況下,斡朵裡部沒有任何反抗的資本與力量。
把兒遜磕了磕馬肚子,嚴肅地說:「如今保住斡朵裡部唯一的路,那就是聽從大明,征戰倭軍,哪怕是我們死在戰場上,斡朵裡部也將延續下去。阿古,對於族群而言,個人生死是不重要的。」
阿古不甘心。
斡朵裡部的命運,從來都沒掌握在自己手中過。以前屈膝在元廷之下,後來求救於高麗與朝鮮,再後來交好朱元璋,臣服朱允炆。
猛哥帖木兒瞥了一眼阿古,抬起握著馬鞭的手指向前方:「我們現在是大明的臣,那就做臣應該做的事。聽君命,為君行!至於其他,不要想了,想多了,會死更多的人。」
「你應該知道,阿哈出幾乎抽調了族群中的八成男人來支援大明,這是在告訴建文皇帝,他是真正的臣服,此戰之後,胡裡改部將會真正被大明接納。我們要做的,和阿哈出一樣。無論張輔讓我們打哪裡,都應毫無條件地服從!」
阿古正色道:「孩兒知道了。」
猛哥帖木兒凝重地說了句:「在大明內部沒有崩潰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挑戰大明。」
斡朵裡部趕至建州以南,鴨綠江北五十里處。
這裡是遼東與東北衛所的大營。
張輔不想留在遼東都司,距離幾百里路,情報傳遞與動作總是遲緩,索性將大營直接安在了前線,集結了五萬精兵,坐鎮鴨綠江。
後續軍隊正在緩慢開拔,後勤已在路上。
大帳之內。
張輔審視著輿圖,沉聲不語。
盛庸啃著羊骨頭,氣呼呼地說:「原州失守,驪州失守,這群人到底會不會打仗,他們是守城,還是沒守城?連一日時間都沒拖延,照這樣打下去,不出半個月,倭軍就能殺到松京了!」
楊文呵呵一笑:「多年不打仗沒關係,但你不能多年不訓練,不備戰,不準備打仗。李芳遠吃的就是這個虧,這些年來,過於休養生息,全然忘了憂患。軍無戰力,如何能扛得住倭軍撕咬?」
華聚磨刀霍霍:「不止是李芳遠的軍隊弱,還有倭軍強的因素。想當初,陽江船廠時,倭軍與陽江所軍士作戰也佔據了上風,若不是火器,說不得會吃大虧。我們若與其作
戰,當減少近戰。」
毛整靠在椅子裡悠哉遊哉:「有海量的火器、弩弓,我們沒有近戰的必要。」
張輔看了看散漫的眾將,並沒有責怪,而是嚴肅地說:「皇上說了,若是可以,抓點俘虜回去。能被調入朝鮮的倭軍,想來都是體格好,能跑路,有力氣,拿去挖礦是再好不過。李芳遠不用考慮,他必然擋不住倭軍,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抓更多的俘虜,而不是殺更多的倭軍。」
盛庸、楊文等人沒說話。
以前打仗靠人頭升官發財,現在打仗,靠賣俘虜發財。
戶部財力有限,民間礦場、官府之下的礦場又對俘虜需求很大,多弄點俘虜回去換錢,確實比砍人頭能多賺點。
只是,倭軍如狼似虎,猛衝猛殺,想將他們抓起來,恐怕不容易。
張輔看向眾將:「倭軍最大的問題是後勤,沒有充分的後勤,就意味著他們只能一路殺,一路搶。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殺不著,搶不著,前進不了,也後退不了。」
盛庸丟下手中的骨頭:「大將軍的意思是,在某處困住倭軍,然後將他們餓到毫無反抗之力?」
張輔微微點頭:「沒錯。這樣一來,他們必然全力反撲,到時候諸位拿的是軍功。在他們無力反擊時,諸位拿的是俘虜,是錢財。」
盛庸、楊文笑了。
不愧是賣了安南的主,這傢伙是想將二三十萬倭人都給賣了啊。不好,張輔將目光投向了日本三島,他想賣掉整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