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對太子的考校(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反對的事,而是一大群人反對的事,想要一杆子全都處理了,是不容易的事。
思考良久的朱文奎終開口說:「父皇,跟他們講道理,他們一定不會聽的。何況這些道理早年間講過,這些人不太可能都忘個乾淨。」
朱允炆微微點頭。
面對自身的利益,什麼道理不道理都是扯淡,他們只想要利益。
朱文奎如一個小大人一樣,皺了眉頭:「可若是退後,將此事作罷不提,那土地兼併就會一直存在下去,大明基業能不能堅持過兩百年都難說,所以不能退。」
朱允炆堅定地說:「你要擺正好自己的位置,你現在是儲君,等朕老了,你就是大明天子,作為天子掌控天下,豈有握著真理而後退的道理?再說了,你退一步,官員就會進兩步!皇權身後,無一步可退,你要麼站在此處,要麼就向前踏進!」
朱文奎清楚父皇說的是對的,作為帝王是不可能退後的,尤其是明明知道自己握著真理的時候,更不能退讓!
「如果效仿太祖爺爺,以威嚴推行下去,不執行則殺,雖有效,卻有傷天和,不利凝聚人心,也難在治國一道上行遠。故此,僅僅依靠威嚴與暴力行不通,那就只剩下一個方法……」
「什麼方法?」
「分化和瓦解。」
「哦?」
朱允炆饒有興趣。
朱文奎清楚這是父皇的考校,是對自己辦理政務能力的檢驗,壓著緊張,認真地說:「父皇,我可以先與內閣、六部商議,說明道理,爭取他們的支援。在他們支援之下,其他官員再反對也無濟於事,只要選出合適的官員執行,一定可以按此標準推行下去……」
朱允炆沉默了會,輕輕說:「孩子,你有沒有想過,內閣、六部九卿都是官員,他們也有自身的利益與訴求。若他們也站在你的對面,反對你的政策,你該如何是好?」
「啊?」
朱文奎有些震驚。
內閣、六部九卿也反對自己,那豈不是滿朝文官都反對自己了?
面對所有人的反對,拿什麼來應對?
朱文奎不知所措,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局面,有一種自己不是掌控天下,而是與天下為敵的錯覺。
怎麼辦?
朱允炆看著彷徨不安的朱文奎,暗暗嘆息,現在的他肩膀還不夠寬,難
以扛起過於沉重的擔子,突然面對這種問題,奢求他巧妙處理並不合適。
應該給他更多的時間來成長。
朱文奎站了起來,握著小拳頭,對朱允炆說:「父皇曾說過,官員有官員的利益,他們不太可能始終支援皇室,要學會平衡利益。我認為,應該平衡利益,透過利益來打倒利益,官員不是想要維持住更大田畝這一份利益嗎?那我們可以採取兩種舉措。」
「第一,用另外一種利益代替這部分損失,如致仕養廉銀。第二,讓官員顧此失彼,兩不相顧。威脅他們為了這部分利益,失去更大的利益,如官職,如俸祿,如離開京師等。」
朱允炆看著頭頭是道的朱文奎,滿意地點了點頭:「你說得是有道理的,但還是偏軟弱了。你要學會借力打力,要善於藉助其他力量。」
朱文奎有些不解,內閣、六部九卿都反對了,自己還有誰的力量可以藉助?
朱允炆看向雙喜,嚴肅地說:「給李堅傳話,由水師都督府負責盤查官員田產,誰寫了奏摺先查誰,查出一個,治一個,速度要快慢適中,奏摺都帶過去吧。」
朱文奎看著朱允炆,鬱悶不已。
自己怎麼忘記了,文官看不起武將勳貴很久了,用武將打擊文官,這種借力打人的方式,還真是好用……
文官想反對,那就去反對吧。
水師都督府可是受夠了文官的苦頭,因為王真的事,水師上下把文官恨得牙癢癢,現在父皇將盤查文官田產的事交給水師都督府,那不用說,這群人一定會下死手的……
感謝春深見夏(y)的打賞,驚雪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