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指揮使羅鳳站在城牆上,看著遠處浩浩蕩蕩的韃靼騎兵,滿臉凝重。

“擂鼓!”羅鳳沉聲。軍士聞令,戰鼓如雷!一隊隊軍士登上城牆,八門神機炮從垛口處延伸了出去,露出了黑洞洞的炮筒。

六十門虎蹲炮也被軍士提了過來。火藥彈從火藥庫中調撥出來,一箱箱搬至城牆之上。

教匠黃懷吉看著身旁不安的匠人們,咧嘴露出了有些發黃的牙齒:“怕個鳥,咱們為了這座城,可是吃了不少罪。孃的,大冬天的打混凝土板,也虧得朝廷能想得出來!現在城建好了,神機炮都拉到城牆上了,還怕他們韃靼騎兵不成?”匠人沈野看著滿是繭子的雙手,苦澀不已。

為了這座城,多少匠人吃盡了苦頭。冬日裡打造混凝土板,簡直是為難人啊。

這是河套,冬日酷寒,根本就不適合施工,這混凝土澆板挑剔溫度,溫度過低,裡面的水都結成冰了,能做成才怪。

可朝廷說了,河套是至關重要的,佔據河套,韃靼就只能遠遁,尋找其他的水草豐滿之地。

這些道理誰都懂,可道理解決不了低溫結冰的問題。為了解決低溫施工難題,匠人們想了無數辦法,最後還是藉助

“溫室”解決。搭建一個個棚子,然後藉助爐子升溫,維持室內溫度,然後澆築定型,拉出去直接使用。

值得慶幸的是,河套有煤礦,還很容易開採,這倒是提供了便利。只不過為了確保爐子不熄火,溫度不驟降影響混凝土板質量,需要安排專人日夜照管爐子。

一個冬天、一個春天過去了,硬是靠著這種低效率的辦法,匠人們打造出了數量眾多的混凝土板,然後簡單拼裝,形成圍牆,之後是填充,搭建……事實上,這一座城初具規模,能上人和炮,也不過是半個月之前。

若是韃靼早點來,大明很可能會在野外與韃靼進行一場戰鬥,大同的薛祿不會放棄野外的城,韃靼也不會坐視明軍修出一座完整的城。

可韃靼遷移,帶了無數的羊群,羊群拖慢了行進速度,以致於明軍將城修好,火器運來,大軍進駐,本雅失裡、阿魯臺才晃悠悠來了河套。

看著突兀出現在草原上的城,阿魯臺有些恍惚,去年秋初離開這裡的時候,沒城啊,這附近百里之內也沒石頭啊,這裡的土質也不適合建城,見了鬼,明軍是用什麼法子弄出來的城?

“城中有軍士,數量恐怕不低於一衛之兵,甚至更多,還有不少火器。”哈兒只伯偵察一番回報。

阿魯臺咬牙切齒,火器,這玩意令人頭疼,威虜城外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難道還要再來一次不成?

“圍困這座城,讓他們餓死!”阿魯臺下令。進攻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困守才是。

畢竟這是明軍的一座孤城,深入河套之內,城內的人總是要吃飯的,後勤倚仗關內運輸。

困住這座城,專打明軍的後勤,即可以補充韃靼,還能困死城內的守軍。

到時候,韃靼便可以輕鬆入城,在這裡立下腳跟。本雅失裡贊同了阿魯臺的部署,安排軍士圍城,距離是城外一里半。

城上的羅鳳看著城外紮營佈陣的韃靼軍,看向一旁的千戶周通:“本雅失裡、阿魯臺不知道咱們的神機炮能打多遠?”周通抬起右手,目光順著拇指看向城外的韃靼軍,咧嘴說:“他們這是給咱們送軍功的啊,孃的,終於有機會立功了!”蒼琅——另一名千戶晏殷拔出刀,將刀面放在垛口上摩擦著,請令:“指揮使,下個命令,讓咱帶騎兵衝他們一次。現在他們在紮營,立足不穩,定能沖垮他們!”羅鳳看著忙著紮營,絲毫不理睬城中明軍的韃靼部,眼神中透著殺機:“朝廷特批給了咱們大量火藥彈,不用白不用。晏殷,點一千精騎出城,周通,準備神機炮支援,虎蹲炮暫時不要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