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方突然嘆了一口氣:“鄭副總兵的奏報應該送到京師了吧?”

趙世瑜臉上有些悲傷:“按時間算,應該到了。”

駱冠英踢了一腳梁大方:“大家要回家了,不要總提一些不開心的事。來,都巴結巴結我,回頭我給姐夫講故事的時候,把你們的名字多提幾次……”

“……”

一堆白眼。

各自的功勞可都是有功勞簿記著,不是你小子幾句話一個故事能改變的。

在水師船隊靠岸祭奠易紹宗的時候,一匹急報送入武英殿。

朱允炆終於收到了來自鄭和的親筆文書,文書並沒有朱允炆期待的那般詳實,而是簡短的令人心痛。

鄭和頓首:

自非洲留李素所部後,臣攜水師主力合兩萬六千餘人越洋遠航,終不負使命,抵南美洲,得土豆、玉米、番薯、辣椒等物,產量驚人……

途中艱險,言語不足盡。生死頃刻,男兒悲壯多……

臣將歸,字無以訴,當面呈詳細。臣鄭和代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八名將士,再頓首伏拜。

朱允炆反覆看著鄭和的文書,眼眶有些溼潤。

他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完成了使命!

兩萬六千多人,只回來了一萬出頭,過半的損失,對於大明水師而言是從未有過的犧牲!

哪怕是朱允炆做好了承受巨大犧牲的心理準備,可面對這慘烈的犧牲,依舊是痛苦!一萬四千多水師將士折損在茫茫大海,無盡森林,陌生之地,只為了實現一個他們自己都不確定的使命!

這些人,都是大明最精銳最忠誠最無畏的水師將士,是第一批水師中最頂尖的存在,他們每個人的犧牲,對大明來說都是巨大損失!

朱允炆抬起右手,遮住雙眼,深深呼吸幾次,從平復了心情,對內侍吩咐:“將鄭和水師折損數目轉知水師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內閣與兵部。另外,讓鐵鉉、李堅、陳揮、徐輝祖來一趟。”

內侍接過文書,匆匆去傳話。

解縉、楊士奇看著這巨大的犧牲數字,陷入到深深的震驚之中。

楊士奇捏著文書的手不禁有些顫抖:“他們到底去了哪裡,遇到了什麼,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損失?”

解縉吞嚥了下口水,嚴肅地說:“鄭和都要回來了,可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幹什麼去了,他們巨大的犧牲到底是為了什麼,這不公啊。”

楊士奇重重點頭,從桌案後走出來:“解閣,距離鄭和抵達京師也就三五日的事,是時候將鄭和等人的真正使命公之於眾了,若百姓不知,天下人不知,那犧牲了的水師軍士的家眷,又如何接受兒子、丈夫、父親的犧牲?”

解縉也走了出來:“走吧,去武英殿。”

朱允炆聽聞解縉、楊士奇求見,便讓兩人進來。

行禮後,解縉單刀直入,希望皇上可以公開鄭和的真正使命,好讓所有人清楚,為何鄭和歸來,擔得起最高禮儀。

朱允炆沒有再隱瞞下去,拿出了鄭和的文書,解縉、楊士奇看著土豆、玉米等文字,面面相覷,字認識,東西一個都不知道。

“他們肩負的使命,是前往無盡的大海深處,找尋一塊與世隔絕的大陸,在那裡帶來這些農作物。現在,他們完成了使命。”

朱允炆一臉肅然。

解縉有些不解:“皇上,恕臣愚鈍,我們有五穀,為何還要萬里迢迢,犧牲巨大,去找尋其他的農作物?”

朱允炆看向解縉,緩緩走了過去:“有了玉米,大明不再只有五穀,而是六穀!”

“嘶!”

解縉、楊士奇深吸一口氣。

五穀(稻、黍、稷、麥、豆)的提法幾千年了,這一片土地上的人都靠著這些東西養活著,可現在,鄭和將改變這一切,讓五穀成為六穀!

孃的,不是聖人也得稱他是聖人啊,這可是活人無數,事關民基國運的大事!【ps:

最近一段時間很忙,能維持兩更已有些疲憊。四月更新儘量做到兩更,不斷更、不請假。

更新比較少,還請大家諒解。

另外,弱弱求下月初的票,驚雪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