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會意,走至欄杆前,氣沉丹田,調動所有的力氣朝外喊了一聲:“開燈……”

聲音傳開,沿著湖水盪漾四周。

時間似在這一瞬停了下來,轉眼之間,鼓聲大作,隨後便是一陣密集的鞭炮聲,原本只有月光清照的莫愁湖畔,頓時噴射出無數火樹銀花,璀璨奪目。

朱允炆起身走至欄杆處,看向莫愁湖,湖中紮起的高臺上,有一座氣勢磅礴的鰲山燈,山燈之上,更是點綴著無數繁星,隨風微動,渾似星河運轉。

而在莫愁湖東西兩側,燈火漸次升起,目光看到哪裡,哪裡就升起燈火,如同花火的浪,不斷湧向前,曲折逶迤中,走向南岸,形成了一條環形的燈街。

遠觀開燈,極是壯觀。

“父皇,父皇……”

朱文奎指著燈街,很想融入其中。

朱允炆欣然點頭,帶眾人下了勝棋樓,與馬恩慧等人一起湧入燈街。

“朕聽聞為了這場花燈,耗費了十幾萬錢鈔,這錢都花在了何處?”

朱允炆看向御用監的王鉞。

王鉞連忙解釋:“皇上,這些燈看遠看區別不大,但近看卻是不同。這裡有杭州皮絹燈。滇南料絲燈、閩中珠燈等十餘種,燈的花樣更是繁雜,看,這座燈是老子花樣,這座則是鍾馗追鬼,那座是劉海戲蟾,還有禽蟲設計,更有奇巧的花燈……”

楊士奇看著饒有興趣的夏元吉,低聲問:“朝廷要辦燈會,你肉疼。緣何此時如此悠哉?”

夏元吉瞥了一眼楊士奇:“沒花戶部的錢,我自是高興。”

楊士奇環顧周圍的美景,轉而說:“去年夏糧、秋糧豐收,各地糧倉多滿,想來戶部裡面的錢鈔也滿了吧。今年是否能多支取一些給社學,總要夯實基礎,才能談文教,啟發民智,明白是非,便於管控。”

夏元吉皺眉:“文教幾年來,哪一年支出少了?今年再增加,明年再增加,用不了????????????????五年,就要超出官吏俸祿支出了。”

“超過就超過,有什麼不妥嗎?”

楊士奇詢問。

夏元吉有些鬱悶,是沒什麼不妥,但沒錢。

這幾年需要儘早解決衛所的新軍之策問題,不能再拖了,拖久了遲早會再次出現福建之亂的問題。

但新軍之策推至全軍需要財政支撐,只給軍士發糧食,他們估計也是不願意的。如何解決財政不足,確保財政持續,這是戶部必須解決的問題,不可能總傾斜到文教領域。

楊士奇被夏元吉拒絕,也不介意,繼續說:“山東支撐北平營造新都日久,百姓辛苦,是否可以減免幾地稅收?”

夏元吉依舊拒絕。

在沒有災荒水旱的年景裡,減免稅收是不應該做的事。何況山東民力被徵調都給了工錢,沒剋扣誰的。

楊士奇嘆息兩聲,突然說:“皇上所說的工業剛剛起步,需要耗費的錢財眾多,更需徵用不少民力去開礦,在財政預算時,戶部還應多支援。”

夏元吉拒絕了兩次,也不好再拒絕,加上朱允炆已經將工業規劃提升到了戰略層面,便欣然答應。

朱允炆止步於一座花燈之前,看著花燈上懸掛著的紅色紙封,左右看了看,說:“諸位皆是大才之人,又是元宵,不妨便猜些燈謎。”

店家是售賣瓷器的,見到皇上來自己攤前,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利索,倒是夥計還行,見朱允炆等人想要猜燈謎,便簡單介紹了下規則,“連中七次”免費贈送一件陶瓷。

百官聽聞,轟然大笑。

別說連中七次,就是不中一次,你送給皇上一件,那也有得賺啊。

朱允炆示意解縉取下一張紅封,拆出裡面的謎語,解縉看了一眼,笑著說:“這個倒是簡單,謎語是兩畫大兩畫小,打一字謎,諸位誰想出來了……”

ps:

感謝aisiarhine打賞,感謝那冷本尊打賞,謝謝你們的認可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