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閣不是沒有燒過屍體,那難聞的味道令人永遠無法忘記。

可眼前高僧被烈火吞噬,竟沒有惡臭。

等到人燒沒了,火熄滅了,劉長閣用刀柄撥弄了下,看著骨灰裡的舍利子,臉色變得極是難看。

“舍利子,逢凶化吉。佛教厄難,可解了。”

楊士奇看著佛祖金身,淺聲嘆息。

解縉知楊士奇並非是佛教徒,可他的母親是,或許,他的舉動只是為了盡孝,避免母親傷心吧。

無論如何,道源死後結了十二顆舍利子,這是不爭的現實。

武英殿。

朱允炆看著木匣裡躺著的舍利子,目光深邃。

楊士奇勸言:“皇上,天界寺為陰兵提供庇護之所,皆是海明僧人一力為之,如今天界寺四大高僧攜海明去了梵音之地,還請皇上網開一面,不累佛門。”

解縉見朱允炆不說話,連忙加了句:“天界寺願捐出田產三千畝,錢鈔八十萬,以求贖罪,得天子????????????????寬恕。”

朱允炆聽聞,拿起一枚舍利子,端詳一番又丟了回去,嚴厲地說:“將與陰兵存在干係的武僧逮捕,命僧錄司遴選高僧,主持天界寺。此事就此作罷,若再有佛門干涉朝廷,勾連陰兵,即便那如來佛親至,朕也要他滅在大明!”

楊士奇、解縉鬆了一口氣。

只要保住佛門,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解縉不喜歡和尚,可大明一旦滅佛,那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要知道洪武三十一年的時間裡,朱元璋與各地藩王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打造了眾多寺廟,甚至每個藩王還給配過僧人。

從尚佛、興佛,急轉直下,直入滅佛,龐大的僧人群體接受不了,藩王接受不了,甚至連天下人也接受不了。

大明需要穩定,不需要大變故與大動盪。

朱允炆知道天界寺只是劉伯完的一顆棋子,也沒有深入追究。

隨著安全域性審訊深入,一條條線索開始浮現出來。

白蓮教天王楊五山、神秘失蹤的棋手,雲南馬幫之首餘十舍、假死脫身的傅添錫,大理右丞彭與明等被列入了安全域性最高調查名錄……

調查至七月中旬,傅添錫的身份得到確認,此人是潁國公傅友德第四個兒子,曾詐死雲南,躲過了腥風血雨。

至於餘十舍,此人身份殊不簡單,他的老婆名為沈線陽。沈線陽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她老爹的名字叫沈萬三。

換言之,沈線陽是沈萬三的大女婿。

洪武十年,沈萬三被髮配雲南,在貴州得到靄翠、奢香兩位夫人幫助,在順元城開展貿易,並幫忙修築龍場九驛。

洪武十四年,沈萬三至昆明投奔沐英,在沐英的支援下,恢復茶馬古道,並組建了一支馬隊,形成了馬幫商人勢力。

洪武十九年,沈萬三的馬幫隊伍擴大,從雲南連貴州。之後不久,沈萬三的兩個孫子被抓入獄。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爆發,沈家一干人幾盡全滅,餘十舍倖免於難,接管了馬幫,暗中經營商隊。

朱允炆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沈萬三死都死了好多年,竟然還以另一種方式與自己過招。有沈家多年經營的財富在,怪不得古今勢力能死灰復燃,甚至可以說動官府為其配合。

“這裡說,沐春之妻為餘十舍之女餘慧剛,如此說來,沐晟與餘十舍的關係也定是不淺吧?”

朱允炆看向劉長閣。

劉長閣不敢揣測,就事論事:“餘慧剛確實是餘十舍的女兒,沈萬三的外孫女。然此女早亡,並沒有留下子女,沐春於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後沐晟襲爵,與餘十舍的關係多涉茶馬古道。至於是否有其他關聯,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朱允炆擺了擺手:“不需要了,直接給沐晟發文書,讓他處理這件事。”

“皇上,這恐怕不妥……”

劉長閣連忙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