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洪武慘案遺孤(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塵埃遮蓋了歷史,如今劉伯完吹了一口氣,歷史的塵埃散去,洪武時期的風雲變得越發清晰起來。
或許是一個明媚的正午,胡惟庸的兒子乘坐馬車,讓馬伕加快再加快,然後胡惟庸的兒子甩出去了,嗯,被所乘馬車壓死。
按照大明馬車的制式來說,馬車的門在前面,可以排除鬍子從後面甩出去的可能。鬍子即便是露出腦袋,讓馬伕趕馬,馬受驚之後猛地奔跑,依據力與慣性推測,鬍子還是應該滾到馬車裡面的,直接從馬車前面,在馬屁股後面墜落的可能性,多少有點低。
除非馬車突然被逼停,鬍子從門位置飛了出去,馬車又跑向前。
仔細想想,胡惟庸的兒子死得似乎有點憋屈,空馬車除非正對著脖子,估計一下子是壓不死人的,可偏偏人死了……
兒子死了,胡惟庸殺了馬伕,朱元璋對胡惟庸起了殺心,胡黨末日的序幕就此拉開。
若劉伯完所言是真,那此人的算計與手段,還真是可怕。
????????????????朱允炆沉吟許久,詢問:“那李善長之死,也有你的分?”
劉伯完雙眼開始充血,高聲喊:“李善長是一個小人,他本就該死,我自不會留他活!你們莫要忘記了,欽天監曾給朱元璋進言,星變將至,當移大臣!這封文書,正是我著人寫的,原本我只想讓李善長失去一切,然後慢慢折磨死他,可誰,你爺爺太狠心!”
朱允炆皺眉。
劉伯完咬牙:“欽天監不過是寫‘當移大臣’,可你爺爺直接修改為‘當夷大臣’,夷滅三族就此而來,後來,李善長全家七十餘人,悉數被殺!”
朱允炆不瞭解其中隱秘,不過老李家全家除李祺一脈都去了菜市口這是真的,欽天監在當年插了一腿也是真的。
如此看來,這個劉伯完還真有點本事,躲在暗處不動聲色,即參與了胡惟庸之死,也促成了李善長之死。
朱允炆指了指鐘山的方向:“既然胡惟庸、李善長都死,太祖也駕崩了,你有仇,直接下去找他,你們比劃比劃,緣何留在欽天監對付朕?”
劉伯完瞪大眼珠子,下去找誰,找你爺爺,去你爺爺的,老子要是敢招惹他,還至於等到這個時候?
“因為朱元璋殺人無數,破家無數!官員對他恨之入骨,百姓恨不得吃了他的骨頭,他的皮肉!是朱元璋一手促成了古今,一手打造了古今,也是他招惹了所有人!我們不僅要讓朱氏王朝血債血償,更要將朱元璋從墳墓里拉出來,曝屍荒野,最後挫骨揚灰!”
劉伯完憤怒至極。
朱允炆看著劉伯完,冷漠地說:“太祖對百姓寬仁,百姓可不會怨太祖。”
劉伯完厲聲喊道:“洪武四大案,破家十餘萬,你以為都是官員不成?就為了一個個小小的皂吏,朱元璋就殺了三百七十戶百姓!就在溧陽縣,你要不要去看看?還有浙東、浙西,多故家巨室、富農被肅清一空,你問問他們的家產都去了哪裡,他們到底犯了什麼罪?”
朱允炆不知道說什麼了。朱元璋開國,無疑是偉大的,他恢復中華,讓漢人站立於天地之間,為大明奠定了二百多年國運,他的偉大無可爭議。
但這位爺爺也有些問題,洪武四大案殺了太多太多的人,著實是他的汙點。可這些汙點,有些是為了大明,有些是為了子孫統治大明。
朱允炆看向劉銘:“你父親是誰?”
劉銘有些慌亂,但還是義憤地道:“家父劉大亨,浙西大戶,捲入郭桓案,被抄家,家父被官差活活打死!”
朱允炆沒有說什麼,看向李春之。
李春之喊道:“家父李仕魯!”
朱允炆眉頭一抬,仔細打量著李春之。
李仕魯在明初也算是一名人,此人是朱熹理學的忠實擁護者,因朱元璋尚佛,動輒就修築佛寺,李仕魯看不慣,希望勸說朱元璋修習朱氏學問。
朱元璋雖然曾想過認朱熹當祖宗,也曾在科舉中高度推崇朱熹,但說到底,只是一種姿態,說明老朱和朱熹是有一腿關係的,大家都是????????????????老朱家的人,知識分子們都看過來,拜倒在我的門下,聽我差遣。
李仕魯性情剛勇,勸說了朱元璋幾十次都沒效果,直接發火了,當著朱元璋的面就說,老朱,你現在沉迷佛教,已經聽不下去我的勸了,這笏板還給你,我不幹了,回家種地去。
那意思就是,你自個敲你的木魚,當你的和尚去,老子不伺候了,然後將笏板丟在地上,氣呼呼地要走。
朱元璋動怒了,直接下令一群武士與李仕魯一個人單挑,李仕魯輸了,被武士直接摔死在了臺階下。
不得不說,李仕魯是一個忠臣,也是一個直言進諫的正臣。
朱允炆聽說過此人,方孝孺更是曾多次提起,只不過每次提起,都是感嘆無言。
“你父親的死,朕已經給平反了。”
朱允炆只能說一句。
李春之知道今日沒了活路,也就豁出去了:“等你死了,我們給你燒紙,你願意嗎?”
朱允炆無奈,看向孫蒼崖:“你父親又是誰?”
孫蒼崖回道:“家父張來碩。”
朱允炆沒聽說過,看向劉長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