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可惡的朱允炆(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銘咬牙:“紀綱不能留了,他必須死。”
白姑娘又拿起琵琶,撥動了弦:“這是你的意思,還是盤谷的意思?”
劉銘冷哼一聲:“自然是盤谷的意思,還有,你和你的姐妹也不能留在京師了。你應該知道,楚芸、林玥這些陰兵不僅活著,還成了安全二局,一直都在替朱允炆辦事。一旦你們遇到她,必然會暴露。”
“楚芸妹妹嗎?呵呵,倒有些想她們了。可惜,路不同了,哪怕是遇到,也只能是敵人。”
白姑娘有些嘆息。
劉銘雙手支撐在桌子上,俯身對白姑娘說:“盤谷的意思是讓你們處理了紀綱之後馬上離開,一旦盤谷落網,你知道後果會有多嚴重。”
白姑娘看著發怒的劉銘,淡淡地說:“你知道的,我不是盤谷的人。”
劉銘猛地握著拳頭,抓得建文報皺巴起來:“白依依,你難道要違背古今令不成?”
白依依的手停頓了下來,看著劉銘的目光變得陰冷起來:“你再喊這個名字,我會殺了你。回去告訴盤谷,我要見他。”
劉銘打了個冷戰,似是被一條陰柔的毒蛇叮了一口,向後退了一步說:“好,我會轉告盤谷。可眼下風聲正緊,你們是否出城避一避?”
白依依輕飄飄地說:“無妨,就在這裡,安全域性不會找到這裡。”
劉銘臉色有些難看,終還是離開了。
白依依輕輕嘆息,看向一旁的樓閣,紀綱就在那裡,醉德一塌糊塗,不省人事。
這個人,確實不能用了。
朱允炆不惜代價,將紀綱公之於眾,誰用紀綱,誰就倒黴,只要露臉,所有人都得被連累。
可惡的朱允炆!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用之人,武藝高強,手段陰狠,可堪大用,可現在,偏偏又不得不捨棄!
忙碌一個大局,結果都成了泡影。可惡!
紀綱的風波並沒有影響到朱允炆,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遼東、北平將官等齊聚武英殿。
東北輿圖高掛,密密麻麻的文字不是山川河流,就是衛所與女真各部落。
徐輝祖站在輿圖前,手中拿著竹木指點,聲音洪亮而有力:“自朝廷於建文五年招撫東北女真各部以來,至今已近三年。三年以來,建州女真阿哈出、猛哥帖木兒等臣服朝廷,又有海西女真兀也吾、合蘭等八十一大小部落臣服朝貢於京師。”
“隨合蘭城衛、兀也吾衛、易馬忽山衛、塔魯木衛與阿速江衛等設定,鐵嶺至鯨海一線基本已在衛所管控之下,兼有朝廷派駐官員,安撫地方,施王道教化,習我禮儀風俗,已非羈縻之地,實為朝廷治所。”
“建文七年,海西女真頻頻內亂,尤其是忽兒海、幹朵倫兩個部落,雖臣服朝廷,卻現爭印之禍,周圍十餘個部落慘遭不幸,朝廷為安撫民心,靖平地方,兵力出松花江,覆忽兒海、幹????????????????朵倫,至八年四月,完成依蘭、扶余、通遼、虎林四衛部署。”
“然自今年開春以來,海西女真多部敵視朝廷,不聽招撫,而更北面的野人女真、北山女真更有傷害使臣之舉,前往教化的孔州等十餘人殞命於古魯河。招撫已難行進,眼下想要徹底控制東北女真各部,唯有用兵一途,臣請增兵東北。”
朱允炆聽完徐輝祖的話,凝視著東北輿圖,開口說:“鐵尚書,你們兵部如何看?”
鐵鉉走上前,慎重地說:“皇上,兵部認為,東北之地兩年前剛剛供應自給,隨朝廷幾次增兵,衛所設定,糧食與物資供應多倚仗海運。若再增加兵力,恐怕需要更多水師船隊參與其中以保後勤。此外,今年已是年中,再過三個月,最多四個月,東北溫度驟降,大雪封山,道路難行,今年已不適宜動刀兵。”
氣候問題是個大問題,北方冬日漫長,嚴寒難擋,若準備不足冒然行軍,恐怕會凍死、凍傷許多將士。
楊榮緊跟著說:“臣以為,今年仍應以招撫為主,或可給出最後通牒,告知海西、野人女真各部,身居中國之土地,當臣服於朝廷,跪拜君主,若是不然,則應遷出大明土地。”
朱允炆點了點頭,東北女真問題,朝廷採取的是溫水煮青蛙,這水都燒了三年了,可青蛙還沒煮熟,究其原因,還是火不夠烈,需要添一些柴火,狠狠燒一把才行。
不能再拖下去了,韃靼最近有些不老實,正在草原上征戰,整合各部落,勢力正在壯大。瓦剌老實是老實,但瓦剌不是老實人,而是蟄伏的狼。不解決東北問題,始終無法徹底放開手解決韃靼與瓦剌。
朱允炆沉思良久,看向遼東都指揮史楊成等人:“招撫至明年春二月,若還有女真不同服,抵抗朝廷,當勒令其遷徙。若他們自己不走,那就讓大明幫他們搬家。”
楊成肅然領命。
給他們臉,一次次招撫還不答應,既然不要臉,那就別怪大明刀兵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