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年頭了。

朱允炆站在武英殿,仰頭看著掛起的大明輿圖,目光深邃、沉靜。經過七年的革新、建造、拓展,大明王朝終於邁上了新的臺階。

政治上,百官敢言,相對清明。

經濟上,商人往來,百業日繁。

文化上,教育初興,掃盲在野。

軍事上,開疆拓土,輿圖四易。

雖然大明內部還有諸多矛盾,諸多問題尚待解決,但大明蒸蒸日上的國力,綜合實力的增長是客觀的。

為政治國,以大局為重。大局穩健,雖有風浪而不危。

在朱允炆籌劃建文八年的施政方略時,剛剛過了國慶節的水師船隊,自福建泉州港、大琉球那霸港,兩路出擊,直逼小琉球島。

當水師自小琉球島北部的雞籠(後世基隆)登陸時,駐紮於島上的慶元海賊團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沒有遭遇任何反抗的大明水師,正式佔領了雞籠,隨後分兵佔領淡水,沿西海岸開啟了全面清????????????????掃、勘察與佔領。

小琉球土著因語言不通,與大明水師發生衝突,覆滅者眾。

偵察兵在索靖、杜漸等人的帶領之下,深入山林,將殘存的高山族趕到了西海岸,淪為了大明的俘虜。

考慮到土地開墾的需要,大明水師並沒有大規模屠殺小琉球土著,而是在俘虜之後,將其安置於營地,安排人教導語言、耕種,採取的是馴化方式,透過強勢的文化,抹殺土著的印記,引導其認同並逐漸成為大明子民。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至少需要兩三代人去實現。

小琉球島沒有任何懸念地成為大明領土,這也標誌著大明正式控制了北起遼東灣,南至交趾愛州港所有陸上的外圍海域。

穿過占城、滿剌加、渤泥等,大明在南部還有一塊飛地——舊港宣慰司,扼守著南洋通往西洋的東西海道。

大明的整個東部海域裡,能與大明水師爭奪地盤的,也就只剩下了朝鮮與日本國。考慮到朝鮮李芳遠臣服大明,與大明關係和睦,也就只剩下了一個日本國。

至於南洋方面,分散著諸多國家,他們的整體實力很弱,遠不如大明,加之航海技術薄弱,想要做點遠航貿易還得向大明買船,實在是構不成威脅。

陳祖義海賊團覆滅了,陳祖義的屍體被李堅挖了出來,砍掉腦袋帶回大明,至於陳士良,則在建文七年十二月,當著一眾各藩屬國使臣的面被砍掉了腦袋。

在慶元海賊團不見蹤跡的情況下,大明水師迎來了海上無敵人的時代,但這種無敵人的時間並不長,歷史的浪潮終會掀起,不給時代寂寞的空閒。

天空似是被萬箭穿透,雨不停地下著。

駱冠英抬頭看著,密集的樹冠遮蔽了天空,雨水打在樹冠上,又從一片樹葉上滾到更低處的樹葉上,直至滾落而下,落在了這一片原始的大地之上。

雨蓑抖動,軍士開始清理出一片相對高的位置,紮下軍帳,躲在軍帳之中,等待雨停。

駱冠英召集了趙世瑜、王真、蘇庵等人,商議下一步計劃。

建文七年五月,駱冠英率先抵達亞馬遜河口,點燃煙柱,隨後至六月中旬,總計八支船隊前來會師,只有武義帶領的大寶船船隊遲遲沒有蹤跡與訊息。

在非洲西海岸出發時,鄭和水師船隊合計兩萬六千餘人,會師時,只有一萬八千七百餘人。面對如此慘烈的航行,鄭和也不由地暗自傷神。

可偉大的使命擔負在肩,犧牲不算什麼。

鄭和留兵兩千七百餘,駐紮亞馬遜河口,照管船隻、物資,打造港口,然後率領一萬六千軍士,沿亞馬遜河溯游而上,在河道大的岔口位置,一分為三,朝西北、正西、西南三個方向探尋,計劃各自抵達安第斯山找尋農作物,至建文八年十月於亞馬遜河口匯合。

正西的隊伍由張玉船隊軍士帶領,駱冠英、趙世瑜為左先鋒,袁逸塵、沈偉為右先鋒,以品字形朝著安第斯山方向探索。

半個月前,駱冠英、趙世瑜等人棄船上岸,帶兩????????????????千餘人深入到原始森林之中,短短半個月,軍士折損就已有三百之多,這古怪的森林之中,不僅有巨蟒吃人,甚至連一些蜘蛛也大的驚人,被咬一口活不過一刻鐘。

為了減少傷亡,駱冠英下令軍士穿好衣服,裡面鐵甲,外罩衣服,封死縫隙,避免毒物鑽入衣服之內,同時只白日行軍,入夜則紮營休息。

若是在大明,這個季節裡怎麼裹著衣服都不為過,可這裡是南美洲,明明是大明的冬日,可這裡就似乎不會冷一樣,悶熱悶熱的,這也就罷了,穿著那麼多衣服,裹那麼嚴實,一場雨下來,渾身都溼透了。

一次下雨,忍了。

兩次下雨,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