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北大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夏雨輕輕地靠近朱文奎,說道:「鬱先生託夢給你,希望你在父皇之後,也能不忘民之艱辛,剋制自己,你要一直記著,永遠記著,莫要忘記了他的重託,這是男人對男人的交代,多年以後,你也要給他一個交代。」
朱文奎淚眼朦朧地看著韓夏雨,她比自己大幾歲,有時候調皮,欺負自己,可有時候,她也有著超乎自己的成熟。
「我會記得,一直記得。」
朱文奎答應。
韓夏雨伸出手指:「要記得,像記住我一樣記住鬱先生的教導。」
朱文奎被逗得幾乎笑出來,轉而又被悲傷淹沒:「我答應你,像記住你一樣,記住這一切。」
手指勾起,約定許下。
沈宸靠在窗戶外,抬手擦了擦眼角,大明有一個好太子,有一個好太子妃啊。韓夏雨這個女子,不簡單,她單純的時候顯得比朱文奎還小,她成熟的時候顯得如一個小大人。
徐九峰疾步走了過來,低聲稟告:「匠人陶大林以老母病重為由,想要離開北平。但在卷宗中,此人父母去世已有五年。」
沈宸深深吐了一口氣:「準他離開,看看他能去哪裡。其他人那裡不能鬆懈。楠木如此精準的滾向殿下所在的位置,絕不是一個匠人可以做到,甚至可以說不是一次……呃?命平安、安全域性,派人搜尋京師附近山林,檢視是否有類似於奉天殿臺基的地方,看看附近有沒有大原木!」
徐九峰恍然,楠木繩索斷裂,又精準的朝著如同設計好的方向翻滾,顯然是有人嘗試過,操作過,找到了技巧。
這些人必然是這些匠人,但他們在哪裡提前操作過,這是一個問題,找到這裡,至少可以新增一個刺殺太子的鐵證,說不定還能順藤摸瓜,找出幕後之人。
兩日後,安全域性在密雲的山林中發現了類奉天殿臺基與破損的龍門架、原木,沈宸親自前往調查,得到的結論令極度不安。
這座臺基就建造平緩的山頭位置,不需要多少工程量就可以全尺寸模擬奉天殿臺基。那破損的龍門吊說明有人曾在這裡使用過,看周圍被破壞的斜坡與折損的樹木就知道,有人曾在這裡訓練過不少時間,至少半個月以上。
沈宸命人全面搜查,在一處山坡下發
現了一塊腰牌,腰牌上的名字正是陶大林。
徐九峰連忙說:「九月時,陶大林曾請假離京,回來的時候說腰牌丟了,當值的人認識陶大林,便給補辦了腰牌。」
沈宸目光冷厲至極,下令:「查,看看三百匠人中,有誰在最近半年內請假外出,尤其是九月,特別是請假超過半個月,又返回北平的!」
徐九峰連忙答應,安排人去調查。
沈宸仔細地搜尋著,踩了踩腳下的泥土,感覺有些硬,蹲下身拔開泥土,看著破碎的玻璃,不由地皺眉,拿起玻璃仔細看著。
魯遷走了過來,看了一眼就說道:「這不是京師裡的放大鏡嗎?緣何出現在了這裡。」
沈宸命人找人找尋放大鏡的木柄,眾人找尋近兩個時辰,眼看著天即將黑了,才有人找到木柄,連忙遞給沈宸。
沈宸看著木柄底端,見底端處刻有一個「賞」字,不由地臉色一變,喊道:「這,這是宮廷裡的放大鏡!」
「什麼?」
魯遷頓時緊張起來,接過木柄仔細看了看,臉色慘白:「莫不是說,皇上有危險?」
沈宸強壓震驚。
京師放大鏡分為三種,一種直供皇室,柄下刻「皇」字,一種是專供內廷與賞賜所用,柄下刻「賞」字,還有一種是面向民間銷售的,柄下一律刻「和」字。
在北平密雲,在這荒山野嶺,在這陰謀的臺基之下,竟然出現了內廷中的東西,這著實讓人不安。
但,這放大鏡到底是內廷之人,還是皇上賞賜出去的,沒有辦法直接判斷。
「八百里加急發文京師,說明情況,讓安全域性的那群人瞪大眼睛,查一查有資格受賞放大鏡的官員、內廷之人,誰曾經離開過京師,誰來過北平!」
沈宸嚴肅地說。
魯遷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止是刺殺朱文奎單一事件,其背後更隱藏著針對朱允炆的陰謀!
沈宸不知道是誰在暗處操縱這一切,但很顯然,這是一場南北大局。
匠人陶大林背起行囊,透過了關卡的盤驗,離開了北平城,走出西門之後,陶大林當即轉入小道,向北而行,一路之上小心謹慎,時不時回顧,甚至半路還躲在暗處觀察了半個時辰之久,見沒有任何異常,才再次上路。
負責跟蹤陶大林的徐九峰幾乎要罵娘,這哪裡是一個匠人,擺明了就是一個反偵察好手啊!就他這些辦法,充滿了斥候特色……
PS:
大家元宵節快樂,今天有事耽誤,只能兩更,明天繼續三更,感覺諒解與支援,驚雪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