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讓王爺去當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蒸汽機並非僅僅是蒸汽機本身,其背後是初級工業,因為蒸汽機發展出來的工業製造工具、製造標準、製造人才,是支撐著大明摸索工業之路的中堅力量。
單一看蒸汽機,它只是一個工具,但放在整個工業體系裡看,它是一個核心,一個輻射網的中心。
朱允炆高度重視蒸汽機,將其列為機密,要求機械工程院不斷迭代與最佳化蒸汽機,推動蒸汽機走向實用,而實用的一個條件,就是批次化的製造,這也是機械工程院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傳統的製造流程與邏輯已經不適合,流水線式的製造,包括實用蒸汽機制造蒸汽機的邏輯正在形成,而這些都屬於機密,尋常監生不能進入與觀察。
朱允炆示意董倫去忙,然後帶著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前往後堂短亭,楊士奇、胡濙陪在左右。
短亭,香茶。
朱允炆深深看了看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三人,開口道:“第一批監生三年肄業,而你們都已經熬過了三批監生,國子監依舊沒有給你們肄業憑證,不是你們學問不精,課業不通,而是朕一直沒想好如何安置你們。”
朱允熥看著朱允炆,現在說出這樣的話,想來是找好去處了。自己不想離開國子監,這裡挺好的,有無盡的學問,新穎的觀點,激烈的辯論,負責的先生,有趣的同窗。
再說了,國子監透過幾年革新,已經執天下學問之牛耳,留在這裡可以學到更多,瞭解更多世間的秘密。
朱高熾在氣喘,剛剛走路有點累。
無論朱允炆如何安排自己,都不會虧到哪裡去,何況老爹朱棣快回來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不能啥賞賜都不給朱棣,可他更大的賞賜給不了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給朱棣的兒子,也就是自己、朱高煦、朱高燧……
可又能封自己啥?
自己是燕王府的世子,以後是要接燕王的,總不能把自己給分出去吧,倒是朱高煦、朱高燧,他們是郡王,也不好封賞啊……
朱濟熺沒想那麼多,目光灼灼,思考著蒸汽機,朱允炆如此重視,甚至將蒸汽機與國運關聯在一起,看來是一個厲害的東西,既然如此,自己不能不去見識見識,不就是去匠學院進修兩年,反正有的是時間,進修就進修。
朱允炆見三人不應話,看向胡濙,胡濙拿出了三份肄業證書,放在石桌上,道:“這是三位的肄業文書,自今日起,你們可結束國子監的課業。”
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吃了一驚,看著桌案上的鑲黃大紅文書,不由地緊張起來。
朱允熥當即說:“皇兄,我並不想離開國子監。”
朱濟熺更是直接:“我不肄業,還需要去匠學院進修兩年。”
朱高熾推開肄業文書:“皇上,國子監學問新穎,每日進修總有新的收穫,我還想繼續修習幾年。”
朱允炆擺了擺手,嚴肅地說:“肄業就是肄業,國子監是學府,不是家。允熥,你長子早夭,次子文坤也只有三歲;高熾,瞻基今年六歲了吧,聽說聰穎的很;濟熺,你的兒子美圭也六歲了吧,都是聰慧的。若留你們一直在國子監,你們的妻室可免不了去找皇后訴苦,這孩子也總不能沒有父親的陪伴。”
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三人也明白,這些年確實虧待家人良多。
朱允炆嘆息道:“回家吧,好好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國子監不缺你們三個人才。”
朱允熥有些不捨,說:“皇兄,若放我們回家,我們除了教育孩子之外,又能做些什麼?我等三人雖常住國子監,卻也時不時歸家,孩子的陪伴與照料,並沒有耽誤多少。與其讓我們待在家中無所事事,不如讓我們留在國子監繼續進修。”
身為皇室宗親,孩子的養育、教育,都是有專人負責,別看朱允炆取消了藩王與王爺僚屬、護衛,但基本的待遇還是有保障的。
朱濟熺贊同朱允熥:“美圭已是六歲,現在也入了初等學院,即便是我們回去,也只能等他下了學堂才可以見到,尚不如我們在國子監,也好給孩子做個榜樣,他日掌握了學問,也好教育好孩子不是。”
朱允炆明白朱允熥三人的想法,依舊堅持道:“朕以為你們的學問是到了,繼續留在國子監屬實有些屈才。朕左思右想,與內閣商議之後,決定給你們一條新的出路,只不過這一條路你們要不要走,就看你們自己了,朕絕不為難。”
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三人對視,不知道朱允炆的安排是什麼。
朱允熥開口:“皇兄所說的出路是?”
朱允炆笑了笑,淡然地吐出了兩個字:“當官。”
朱允熥、朱高熾、朱濟熺目瞪口呆,就連不知情的胡濙也瞪大眼,這,這算什麼?
朱高熾臉上的肉抖動著,肉肉的手指伸到一旁狠狠掐了下,朱允熥深吸了一口冷氣,直瞪向朱高熾,一把拍掉朱高熾的手,疼得呲牙咧嘴。
朱濟熺看了看朱允熥的表情,知道自己沒出現幻聽。
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