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西域,我去!(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們?”
周忱驚訝地看著林現等人。
林文亨道:“怎麼,你想在西域獨佔鰲頭,出盡風頭?我們還不答應,課業上我們不是你的對手,但在西域,呵呵,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周忱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
黃本固想要伸手拿走桌上礙事的錢袋子,結果被林文亨一巴掌抽開,疼著說:“還能是什麼意思,眼下朝廷治理西域,絕不會是什麼羈縻之策,也不會再有什麼土司,什麼首領,什麼王存在,那裡將會設定流官。”
“即便是朝廷啟用西域地方上的歸附人員,用不了幾年也會升遷走。西域多大你不清楚,三司官員、地方官員,又要多少。你告訴我,西域這趟子事,我們不去,誰去?”
周忱沉默了。
誰去西域?
去西域,說得壯志凌雲,激動人心,可問題是,當真讓他們去西域的時候,他們的頭能搖晃得跟撥浪鼓一樣。
很多人嚮往西域,但真的沒有幾個人願意去西域,尤其是在朝廷中有了一些根基的官員,他們是最不想去西域的一批人。
如果找他們說你去西域吧,幹個九年、十二年,你一個正六品主事,回來可以升正三品侍郎了。
他們肯定會拒絕。
去西域,開什麼玩笑,知不知道三千里外全都是發配的地,你讓我去八千里外,一萬里外,滾,趕緊滾。
自己在京師苦熬資歷,只要不惹出大麻煩,前面大佬死得多了,鬥倒的多了,遲早有機會出頭,十年時間,自己未必不能成為侍郎,何必去西域那鬼地方?
現在去西域說得好聽,各項政策激勵人心,可如果人到了西域,被朝廷給遺忘了咋辦……
畢竟如此遙遠的距離,一個正常文書、尋常訊息來回半年時間,隔著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才有機會在皇帝的桌案上“露”一次面,很可能因為事小,內閣都懶得向上遞……
在京師多好啊,再差也能混個臉熟……
周忱聽說朝廷在選擇西域官員時陷入了困境,原因就是官員推辭的太多。
年紀大的,理由好找的很:皇上,你看老臣路都走不穩當了,能去萬里之外嗎?
青壯官員也有辦法:拉肚子,摔傷了,被狗咬了……總而言之,不是我有傷,就是我有病,皇上,你多擔待……
也不知道朝廷裡是不是起了瘟疫,聽說不少官員病倒了。醫學院的人應該很有興趣找他們研究研究……
有根基的,有靠山的,有資歷的官員,這都是想要待在京師辦事的,誰遊說都不好使。在這種情況下,誰去西域?
周忱站了出來,喊了聲:我去!
酒滿了,菜來了。
黃本固對發呆中走出來的周忱說:“朝廷內部的具體情況我們不是很瞭解,但可以確定一點,官員的數量肯定是不夠的。既然有人不想去,不敢去,那我們年輕人又怕什麼?朝廷開口移民五十萬時,我們是何等的害怕,認為朝廷胡來,將害無數百姓,可現實呢,朝廷說到做到,他們當真將百姓安全送到了移民之地。”
“既然朝廷能護送五十萬百姓順利遷移千里,就不能護送幾百人走個萬里?大不了我們帶上親人去西域十年,以我們的智慧,十年時間還不能將西域打造成繁華之地?這些年在國子監學習的學問,不也有了用武之地?”
商學院,經商、駕商之道。
西域,絲綢之路,以商為主。
周忱端起酒杯,肅然說:“你們是我知己啊!來,飲勝!”
黃本固等人舉杯共飲。
商人有商人的嗅覺,讀書人有讀書人的覺悟。可朝廷中的一些官員,即沒有嗅覺,也沒有覺悟,直讓朱允炆很是苦惱。
昌都剌大捷傳來都要一個月了,朱棣都已經將初步的衛所設想送到京師了,可朝廷內部呢,布政使人選沒選出來不說,參政,知府,知縣,吏員等等,這些官員也沒個著落。
朝廷中不是沒有人選,而是朝廷選了,人家不應。這種事朝廷也不可能強制安排官員去西域,如果帶著一肚子怨氣,到了地方上胡亂來,又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真鬧出亂子來,還是不利長遠。
這一日,朱允炆正與解縉、鬱新、楊士奇商議西域布政使司人選,有內侍來報:“皇上,國子監司業胡濙求見。”
朱允炆疑惑了下,便讓其入殿。
胡濙雙手託著一份堆疊的文書,行禮後喊道:“國子監監生周忱、林文亨、黃本固、吳謙、林現聯名上書,願往西域!在其帶頭之下,另有一百二十七名在監生聯名。”
朱允炆眼神一亮,連忙命人取來文書,看過之後心情大好,連聲說:“好,很好。解縉,將這一份文書抄寫給百官,讓他們看看,這才是朕想要的國之人才!”